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2017/9/12
为什么说中医学不是科学
年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在去年11月改名为中医科学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学”两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如果靠这种文字游戏就能结束争论那就太省事了。美国的神创论者成立了“神创科学研究所”,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不认神创论是科学。同样,美国生物医学界虽然对中医的某些疗法(例如针灸)是否有效有争论,但是对中医是否是科学却是没有争论的:不是科学。例如,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乱[详细]
-
2017/9/11
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到底是个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蒿素项[详细]
-
2017/9/9
学生汇发现青蒿素的艰难历程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过去疟疾多发的情景。因为肉眼看不见的疟原虫在血液里的鼓捣,病人的症状相当痛苦。高热起来,恨不得把衣服全脱光了都还不解热;发起寒战来,几床被子压着依然感觉寒气透骨。几番折腾下来,病人非常虚弱,时间长了,病人就会变得骨瘦如柴,有的甚[详细]
-
2017/9/8
青蒿素这个东方神药是如何走向造福
近日,中国中医药专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药品名词。这一继奎宁之后的抗疟疾特效药,每年都能挽救上百万患者生命。何为青蒿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青蒿,不是一个植物,是一类植物。有一种植物学名上就叫青蒿,叶子揉捏有香味,多叫它香蒿;另有一种黄花蒿,味道不好闻,有些臭,也叫臭蒿。我们所熟知的青蒿素就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中提取的。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是目[详细]
-
2017/9/7
解码生活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到底是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蒿素项[详细]
-
2017/9/6
青蒿素获诺奖了,汉方中下一味潜在获奖药又
近几天很多朋友都在热议或者撰文此次青蒿素获诺奖事件,我们有幸在几年前拜访过桂林南药(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深知青蒿素产业的社会意义之大,大家如有耐心可在下文重温关于青蒿素和疟疾的资料汇总(如前期已被资讯轰炸过,建议略过,只看前半段讨论)。我们也想通过对这次行业热点的挖掘,讨论中医药如何获得诺奖青睐(期间穿插一则中医药错失荣誉的趣谈),还有哪些中医药品种值得长期跟踪,整个中医药产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详细]
-
2017/9/4
什么是青蒿素
什么是青蒿素?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蒿素[详细]
-
2017/9/3
悦读诺奖女科学家屠呦呦大自然的科学
屠呦呦让“青蒿”变得家喻户晓。曾有人戏言:青蒿火了,蒿子秆是不是要涨价了?当然啦,青蒿肯定不是蒿子秆。那青蒿是哪种?能吃吗?研究发现,在众多植物“近亲”中,只有黄花蒿含青蒿素,而青蒿素是其药用价值,特别是抗疟疾药用价值的核心成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青蒿“就是特指黄花蒿。黄花蒿,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学名:Artemisiaannua别名:草蒿、青蒿、臭蒿等这就是传说中的“青蒿”啦。可是,就算认识了,[详细]
-
2017/9/2
青蒿素的蒿,和我们常吃的香蒿是亲
“蓬蒿”作为野草代名词的卑微意象不过是人类自以为是的偏见投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鹿鸣》中就曾提到的“蒿”,其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常见植物,在荒坡,在旷野,在路旁,甚至是海边滩地。因为常见,因为随处可见,“蒿”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就不甚高贵,不仅是不高贵,事实上“蒿”就是所有野草的统称和代名词。古老的典籍《礼记·月令注》称,“蒿亦蓬萧之属”。公元2世纪末,看到战乱饥荒让国家满目疮痍[详细]
-
2017/9/2
专委会动态屠呦呦青蒿素与诺贝尔奖
回归中华美容文化实现中国美容梦想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图为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获悉自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2017/9/2
葛洪肘后备急方培育出中国诺贝尔奖获得
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详细]
-
2017/9/2
YouyouTu
BeforeyouwatchHowdidTuwinChinasfirstNobelPrizeinMedicine?BackgroundYouyouTusearchedancientliteratureonherbalmedicineinherquesttodevelopnovelmalariatherapies.TheplantArtemisiaannuaturnedouttobeanintere[详细]
-
2017/8/16
揭开青蒿素与中药关系的神秘面纱
国庆期间,“青蒿素”和“屠呦呦”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与中医药的联系到底有多大。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诺贝尔奖被公认为医学奖领域的的最高荣誉,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部分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详细]
-
2017/8/16
方舟子骗子干中医,傻子信中医
年成立的中医研究院,现在改名为中医科学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学”两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如果靠这种文字游戏就能结束争论那就太省事了。美国的神创论者成立了“神创科学研究所”,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不认神创论是科学。同样,美国生物医学界对中医是否是科学是没有争论的:不是科学。例如,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著名的[详细]
-
2017/8/14
华泰医药青蒿素获诺奖了,汉方中下一味潜
年10月7日导读:近几天很多朋友都在热议或者撰文此次青蒿素获诺奖事件,我们有幸在几年前拜访过桂林南药(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深知青蒿素产业的社会意义之大,大家如有耐心可在下文重温关于青蒿素和疟疾的资料汇总(如前期已被资讯轰炸过,建议略过,只看前半段讨论)。我们也想通过对这次行业热点的挖掘,讨论中医药如何获得诺奖青睐(期间穿插一则中医药错失荣誉的趣谈),还有哪些中医药品种值得长期跟踪,整个中医药产业[详细]
-
2017/8/14
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当地时间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分享该奖项。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此,新闻一出,很多人都在为中药欢呼,认为这是对近年来黑中药的人的最大反驳。而诺贝尔生理[详细]
-
2017/8/13
屠呦呦获奖,中医药的胜利
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前几天她还荣获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屠呦呦一时风头无两,被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详细]而在此不久之前,另一位新闻人物——落选中科院院士选举的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曾与另外两名作者联合撰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巨大成就。并称屠呦呦如果获奖“将有利于中[详细]
-
2017/8/13
她的名字暗喻了她的发明,获诺贝尔的屠呦呦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17: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奖项被分为两部分: 一半授予WilliamC.Campbell和大村智为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 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图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上世纪70年代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年9月获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详细]
-
2017/8/13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药现代化的胜利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屠呦呦继年荣获拉斯克奖后,再次荣获医学领域顶级奖项。屠呦呦的贡献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这一重大成果,被认为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发现有关。这到底是不是中医和中药的胜利?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一、青蒿素的发现,与传统中医药有很大关系屠呦呦荣获年诺贝[详细]
-
2017/8/12
呦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被她夺得有位
从瑞典刚刚传来的最新消息,85岁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该奖项中国第一人!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7: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奖项被分为两部分: 一半授予WilliamC.Campbell和大村智为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 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图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