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她的名字暗喻了她的发明,获诺贝尔的屠呦呦
她的名字暗喻了她的发明,获诺贝尔的屠呦呦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17: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奖项被分为两部分:
一半授予WilliamC.Campbell和大村智为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
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图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上世纪70年代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年9月获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以及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奖。
名字的由来
相信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首先感兴趣的是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恭喜你,答对了!
屠呦呦的名字正是源于《诗经》。而其中有一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她的突出贡献就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的七项贡献
一、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二、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
三、完成“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四、机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五、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
六、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多种剂型
七、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
▲年9月,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
青蒿素究竟是什么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对啦!就是它,你或许在山间田边见过。↓↓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柔弱、苍翠、蓬勃……就是这样一株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却有着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它叫黄花蒿,海南北部丘陵常见,虽很平凡,却能提取出救治千千万万疟疾患者性命,被誉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