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2017/9/15

    诺奖中国得主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到底是

    新民网讯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蒿素[详细]

  • 2017/9/15

    揭秘青蒿素研制过程最初是一个紧急军事项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蒿素项目诞生于“文[详细]

  • 2017/9/15

    青蒿素也有故事

    自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奖后,大街小巷就都知道了“青蒿素”,但是你真正了解它吗?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之前不过是大自然界默默无闻的一种野草,如今却闻名世界,到底青蒿素有着什么来历?才会让它得已今天的名望。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便知。何为青蒿素?青蒿素别名黄花蒿素、黄花素、黄蒿素,外文名称Artemisinin,它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药物,青蒿素已被纳入医保属于处方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详细]

  • 2017/9/13

    山坡上这种野草能救命,农村人也不见得认识

    回到三十年前,农村门前房后地边路旁都是这种野草,有点像艾草,仔细对比却有很大差别,以前农村人没钱治病,都拿它揉了当药喝,去热防暑是个好中药,现在估计农村人认识此野草也不多。农村人叫它“黄花蒿”,生于山坡、林缘、荒地、田边,记得小时候掏马蜂窝被蜜蜂蛰了,掐黄蒿揉出水抹抹就好了。农村以前没蚊香,扯来扎成一把,晚上乘凉驱蚊也十分好。这种野草止血的效果也很好,受伤了就弄点叶子揉揉放到伤口上,黄蒿长到一定的[详细]

  • 2017/9/13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诺奖得主屠呦呦

    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继莫言以后,中国第二位诺奖得主。所得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更是让我们药大学子感到欣喜、亲切不已。1潜心科研数十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详细]

  • 2017/9/12

    青蒿素到底是啥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其实,从最早的克隆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科学家曾经在艰苦的岁月中作出过世界级水平的杰出贡献。青[详细]

  • 2017/9/12

    你怎么看,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

    你怎么看,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据诺贝尔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项目”正式启动。年1月,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项目”。她带领团队调查了多个中药单复方筛选了多种中药,种中草药提取物,终于在经过多次失败后,用乙醚制取的号样品,对鼠疟、猴疟[详细]

  • 2017/9/11

    屠呦呦来自诗经的一个名字

    年10月,84岁的中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成为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之一,她也是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12位女性。且听诗云“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屠呦呦曹操的《短歌行》出自《诗经·小雅》,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所描述的自然美景是如此的和谐美好,而屠呦呦的名字就是源自与此。大自然馈赠的一切或许本身就有着[详细]

  • 2017/9/11

    闲话呦呦鹿鸣与悠悠陆民

    闲话“呦呦鹿鸣”与“悠悠陆民”徐礼军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发现、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首获诺贝尔奖。这条爆炸性新闻顿时让媒体热闹非凡,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赞颂屠呦呦的,有为中国在诺奖领域的突破叫好的,有讽刺、批评中国科学院的,有羡慕巨额奖金的,还有说风凉话的……能引起广泛   乡亲们对青蒿的好感远逊于白蒿。白蒿除了上述好处,还可加[详细]

  • 2017/9/9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每日一练

    11.服用人参时,不可同用的是A.五灵脂B.黄芪C.麦芽D.甘草E.山药12.雄黄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亚汞B.四氧化三铅C.二硫化二砷D.硫酸铝钾E.三氧化二砷13.南沙参来源于A.伞形科B.五加科C.桔梗科D.蓼科E.十字花科14.以下药物中善治少阴头痛的是A.蒿本B.白芷C.防风D.细辛E.羌活15.下列属于证的是A.水火烫伤B.湿热黄疸C.肺痈D.惊悸E.口臭16.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A.[详细]

  • 2017/9/9

    热点屠呦呦为中国拿下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据新浪新闻,85岁的屠呦呦,这个“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终于圆梦,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当地时间10月5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兴奋之余,有关获奖研究的科学知识点,准备迎接各阶段考试的学生君们跟小编一起提前学习下吧。获[详细]

  • 2017/9/8

    医学人文大讲坛之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女,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她的同事这样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详细]

  • 2017/9/8

    中国成就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骄傲屠呦呦屠呦呦出生于年,药学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年,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临床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那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年9月23日,时年81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屠呦呦获奖的原因[详细]

  • 2017/9/7

    屠呦呦青蒿素研究

    据诺贝尔奖   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的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   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网站指出,屠呦呦在疟疾研究的前沿工作了近50年,她的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纳森兹韦格夫妇(露丝和维克多)则是研究抗疟疫苗的先驱。他们的关键发现是给小鼠注射经[详细]

  • 2017/9/7

    赞呦呦奶奶amp中国神药

    中国医者屠呦呦“中国神药”年10月5日,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等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详细]

  • 2017/9/6

    来自新院学子的一份小小贺电

    殊荣据诺贝尔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项目”正式启动。年1月,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项目”。她带领团队调查了多个中药单复方筛选了多种中药,种中草药提取物,终于在经过多次失败后,用乙醚制取的号样品,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   “[详细]

  • 2017/9/6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原创首发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样的诗句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不知是否是一种心理暗示,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情有独钟,也最终在这上面获得重大成果。《诗经》穿越了两千多年时空,似乎早已“预言”了如今的一切。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详细]

  • 2017/9/4

    医界书生拿了诺奖的青蒿素究竟是什么

    第26期拿了诺奖的青蒿素究竟是什么?胡珀医界书生说来有趣,屠呦呦这个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名字,竟然还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诗经》中有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下一段还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其中的苹、蒿所指之物都包括青蒿。先来说说这段发现的来龙去脉。医界书生之前的文章曾经说过,中国古代广大的南方地区因为疟疾——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的传播[详细]

  • 2017/9/4

    院士之乡又出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宁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宁波人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屠呦呦,女,著名药学家,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曾就读于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青[详细]

  • 2017/9/3

    秀新女性多面屠呦呦梦想用古老的中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刚刚摘取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详细]

173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