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闲话呦呦鹿鸣与悠悠陆民
闲话呦呦鹿鸣与悠悠陆民
闲话“呦呦鹿鸣”与“悠悠陆民”徐礼军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发现、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首获诺贝尔奖。这条爆炸性新闻顿时让媒体热闹非凡,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赞颂屠呦呦的,有为中国在诺奖领域的突破叫好的,有讽刺、批评中国科学院的,有羡慕巨额奖金的,还有说风凉话的……
能引起广泛 乡亲们对青蒿的好感远逊于白蒿。白蒿除了上述好处,还可加工成艾绒,做成艾条,用于艾灸,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灸疗历来深受平民百姓欢迎。人们还常用蒿条、蒿叶驱除蚊虫、辟邪,或熬汤泡脚、洗澡等,防病健体,效果不错。
我对蒿有切身感受。小时候,一旦身体不适,或患了疟疾(俗称打摆子),或皮肤瘙痒、长疮等,父亲就会采来蒿草、桃叶、竹叶等熬水,让我饮用或擦洗,有时直接捣碎、挤汁服用或涂抹患处,基本上不用吃药打针,就可解决问题。
母亲则喜欢用嫩艾蒿做馍,我们叫它蒿子馍。我对这种馍情有独钟,甚至着迷。遗憾的是,母亲早已离开了我们,我再也吃不到那种让我陶醉的蒿子馍了。去年,我和爱人去杭州游玩,无意中见到当地人卖的青菜团子,其中有用白蒿做的,我欣喜若狂,当即买了几个大饱口福,觉得此行最大的收获不是逛西湖,而是吃到了“蒿子馍”。
这么普通的蒿,被屠呦呦这样的“三无”科学家用来造福人类,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其实也不奇怪,《本草纲目》就记载:“青蒿,治疟疾寒热。”《神农本草经》也有关于青蒿的记载,说明青蒿早就以其“亲民姿态”在关照民生。
屠呦呦以一个科学家的超凡智慧和襟怀,持之以恒地进行扎实研究,终于获得诺奖的垂青。这是又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例证。
眼下,不少国人得了严重的遗忘症,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快丢光了,把故土馈赠给我们的好东西也糟蹋得不成样子,却盲目羡慕、崇拜外来的东西。就说中医药吧,流传了几千年、造福于亿万人的国粹,如今被人们弃之如敝屐,人们偏偏对西医药趋之若鹜,以至于抗生素泛滥成灾,挂吊瓶成了家常便饭。医院里人满为患的情景,看看国民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我们就会明白,忽视甚至丢弃中医药,将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
日、韩等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已超过我们,欧美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中医药的妙处,我们国内却有人主张废弃中医药,真是脑子进水了。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及时地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自然奥妙无穷,养育我们的土地,总是默默无闻地呵护着我们。只要你善待她,她总会给你无尽的馈赠。其实,人类好多疾病都能从平凡甚至十分卑微的植物中找到良药,如青蒿、茵陈、蒲公英、车前草、垂盆草等,还有我们经常食用的葱、姜、蒜等。平凡百姓总能带给我们温情和感动,平凡草叶总能带给我们健康和美味,就看我们珍惜与否。
生活在陆地上的平民,悠然采菊东篱下的时候,就是中医药无声关照民生的生动写照。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到现实生活中的“悠悠陆民,食也至平”,无不说明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不可违抗。明白了这一点,养生保健其实很简单……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埌鍝噷娌荤枟鍎跨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閲屽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