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2017/9/3

    热点回顾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再掀中药话

    ???????点击上方「嘉进健康中心」可订阅嘉进·健康中心您的健康,我的心愿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屠呦呦继年荣获拉斯克奖后,再次荣获医学领域顶级奖项。屠呦呦的贡献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著名生物学教授饶毅曾在《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中,梳理了青蒿素[详细]

  • 2017/9/2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来自于哪个蒿

    小伙伴们的朋友圈最近有木有被一个叫“屠呦呦”的人刷屏?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详细]

  • 2017/9/2

    热点荐读中国科学诺奖零突破的屠呦呦,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对寄生虫病「疟疾」作出的贡献是怎样的?先还是简单提一下疟疾。疟疾跟其他的寄生虫病不大一样——这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寄生者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疟原虫。疟原虫的生活史特别复杂,大致的途径如下图:图片引自维基百科疟原虫词条,公共领域的图片就直接拿来用了。这里有大量的动物学名词。简单点说,这种单细胞动物,在蚊子体内发育形成孢子,孢子随着蚊子按蚊(也有叫疟蚊的)叮咬吸血而[详细]

  • 2017/9/2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北京时间年10月5日,屠呦呦(yōu)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也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和她同获该奖的是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这哥俩发明了伊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hāo)素和双[详细]

  • 2017/9/2

    青蒿素获诺贝尔奖了,火锅店里的蒿子杆会涨

    ArtemisiaLiu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晕了吗?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Artemisiaannua,植物学上的黄花蒿,青蒿素的来源植物。图片来源:作者提供关于黄花蒿和青蒿的名实问题,[详细]

  • 2017/9/2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85岁药学家屠呦呦获

    喜讯药学家屠呦呦荣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华丽丽诞生▼/图文来源:中新网10月5日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详细]

  • 2017/8/16

    屠呦呦与青蒿素,谁成就了谁

    点击上方“东方网食品药品安全频道”可以订阅东方网食品药品安全频道最近几天,屠呦呦和青蒿素这两个词可谓是火遍了中国。就连商家也跟着凑热闹,将屠呦呦旧居,一座民国初期的老宅,改造成高档商品房,标价1.5亿元!屠呦呦旧居记忆中能与屠呦呦得到相同待遇的似乎也只有莫言了。同样作为诺贝尔奖的得主,屠呦呦在中国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莫言。事实上,两相比较而言,前者为人类的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拯救了无数疟[详细]

  • 2017/8/16

    2017年春考学业考专题12016届长

    长宁区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语文学科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①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对此名实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曾有人做过考证。②“物种”这个词在科学上是有特殊地位的,这是现代研究者[详细]

  • 2017/8/14

    中国人得到了诺贝尔奖,为啥被利益集团攻击

    一直以来,中医和中药被西方药物巨头诋毁和抹黑,所以这次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代表了中医药的一次成功,所以被相关利益集团所攻击。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其实[详细]

  • 2017/8/14

    开启诺贝尔奖之旅,屠呦呦传统中医药有好

    康小妹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够当个科学家,发明家,然后嫁给高富帅,登上人生的巅峰,可万万没想到,如今还是女屌丝一枚!科学,注定是一场孤独的远行,感谢他们的坚持和贡献,因为你们,我们不怕病痛,不再彷徨,铺垫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晓得,康小妹想说啥子了吧!◤年诺贝尔周系列活动于昨日正式启动◢屠呦呦,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知晓,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也成为亿万人的焦点。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详细]

  • 2017/8/13

    如果你也是鄞州人,请为她点赞

    鄞州新青年昨天,宁波人屠呦呦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另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图为2011年11月15日,屠呦呦在北京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屠呦呦是谁?   屠呦呦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她老家住[详细]

  • 2017/8/13

    骄傲感屠呦呦的研究离不开这位绍兴人

    周维善(年7月14日-年8月10日),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生于浙江绍兴,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药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于年8月10日17时50医院因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详细]

  • 2017/8/13

    科普当孩子问拿了诺奖的青蒿素究竟是什

    说来有趣,屠呦呦这个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名字,竟然还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诗经》中有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其中的“苹”、“蒿”所指之物都包括青蒿。先来说说这段发现的来龙去脉。中国古代广大的南方地区因为疟疾(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的传播非常广泛。在唐宋之前,湖南以南的地方都算作不毛之地。因为中医药的发展,中国人治疗疟疾的水[详细]

  • 2017/8/13

    方舟子青蒿素不是中药

    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屠呦呦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详细]

  • 2017/8/12

    植物知识我可以说这是新蔡地区的本草纲

    新蔡本草纲目看到路边野花,草,树木。你是不是叫不上名字,其实它们大多都可用药!蒲公英又(鹅儿食)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抗生素之功效!可生拌,炒食,做汤,蒸,药食兼备!营养价值高。阳虚外寒,脾胃弱者忌用!马齿苋(蚂蚁菜长命菜)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味:酸,寒,无毒!清热解毒,消血消肿,热痢浓血,热淋,血淋,带下,疮,湿热所致腹泻,痢疾(切忌:孕妇忌用,有滑[详细]

  • 2017/8/12

    方舟子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

    本文发表于年9月21日(我也挺不喜欢方舟子,我也反对方舟子的很多观点,但是,我绝不会因为不喜欢他,就不看他的文章。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最不应该的就是不喜欢一个人然后就去抵制这个人的一切,再坏的人,也会做好的事情;再好的人,也会做坏的事情。——江南愤青)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详细]

  • 2017/8/12

    东乡草木记016道是香蒿亦臭蒿

    行人三五度回溪,乱后人家井灶迷。苍耳黄蒿无路入,断垣细雨鹁鸠啼。——刘崧《出长径蓝陂》近日多忆故乡草木之事,连类而及,想起了黄花蒿。在吾乡父老心目中,黄花蒿应该是最为卑贱的野草了。对于乡村生活,此物可谓大而无当,且百无一用。然而,往细处想想,却也不无意思。黄花蒿的枝叶有一种浓烈的怪异气味,人和牲畜都有点消受不了,牛羊不吃,鸡鸭不睬,人们轻蔑地叫它“臭蒿子”。虽然现代的研究表明,青鲜的黄花蒿,绵羊、[详细]

  • 2017/8/12

    中医小科普最近很火的青蒿

    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古名“菣”(qìn)。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至8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详细]

  • 2017/8/11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一株青蒿夺

    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幸福总是来得这么突然。没有预告,没有通知,10月5日晚间,像往常一样,85岁的屠呦呦在北京的家里,与老伴儿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一段画外音竟传出自己的名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来自日本、爱尔兰的两位科学家,因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共同荣获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对于获奖,屠呦呦表[详细]

  • 2017/8/11

    科普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

    萝卜导读: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你造吗?青蒿素并非从植物学中所谓的青蒿中提取,而是黄花蒿。虽然同为蒿属,但青蒿中并不含有青蒿素。来源果壳网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晕了吗?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详细]

1730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