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医学人文大讲坛之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医学人文大讲坛之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女,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她的同事这样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公开发言:“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的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一、研究青蒿素的背景
年,美国肯尼迪总统派遣了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标志着越战的开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和中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全力以赴地支持北越政府。当时交战双方都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真正倒在枪林弹雨中的士兵远没有因为疟疾而失去战斗力的人数多。雪上加霜的是,这里的疟原虫已经对当时的特效药氯奎产生了抗药性。美国军方财大气粗,不惜工本,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也没有找到理想的结果。
60年代中期,中国赴越战士们纷纷感染疟疾,其中恶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极大地影响战斗力。但是当时抗疟特效药氯喹已经产生抗药性,医护人员对战斗人员大量减员一筹莫展,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对此十分鍖椾含瀛︾敓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㈠摢瀹跺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