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2017/4/30
养生中药药性大全,不收藏实在太可惜
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化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详细]
-
2017/4/30
艾灸治病千千万,不信你就慢慢看
艾叶是古来称万病预防退治的神医药草。《本草纲目》等记载艾叶药性温热,味苦辛,归脾经、肝经、肾经,通12条全身经络,祛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因脱,逐湿邪气。英语称艾叶为“mugwort”,此语源为“魔法的药草”或“魔法师的药草”之意。或别称“motherwort”,是“母亲的药草”之意,即对妇人疾患最好的药草之意。艾叶含有各种无机质、维生素及精油成分等,是人体所需有益营养成分丰富[详细]
-
2017/4/27
太全了哪里痛就按哪里中医神奇穴位
有什么病按一按就好了...中医穴道基本常识,不看你就亏大了!一、基本常识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二、人体10大重要穴位的功[详细]
-
2017/4/26
中医基本常识一生受益请收藏
1基本常识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2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详细]
-
2017/4/25
大师谈贺普仁针灸不仅能治阳痿,还能治
▲贺普仁国医大师摘要:“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要善于谋虑,也就是说要彻底全面地了解病情,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邪,使机体恢复健康。采用一针治一病,必须有过硬的思想和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有熟练而准确的针刺技术。针灸治病讲究“辨证”,比如说“配穴”、“手法”等。其中“配穴”一环尤其重要。“配穴”主要看所选穴位与临床证候是否恰如其分,丝丝入扣。而看选穴多少,是不[详细]
-
2017/4/24
这33种果品,你常见常吃,但你未必知道它
一、桃性味归经:甘、酸,微温;归胃、大小肠经。功用主治: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适用于老年性便秘、冠心病等。《饮膳正要》载:“桃,味辛甘,无毒,利肺气,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积”。“桃仁,止心痛,破症痕,通月水”。二、樱桃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胃、肾经。功用主治:健脾调中,止渴生津,滋润肌肤,祛风湿。适用于一切虚症,风湿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饮膳正要》载:"樱桃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详细]
-
2017/4/24
中药三字经,赶紧学起来吧
小编导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些年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字经》,再次读起来,是否还是朗朗上口呢?据说,中药也有三字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记忆,更是囊括了中药家族的大众成员,且按中药作用归类而成。想学中药的筒子们,赶紧学起来吧!1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鲜生姜,辛微温,能发汗,解表灵,温中寒,止呕酸,温肺寒,止咳喘。香薷草,味辛温,和胃气,利水肿。苍耳子,辛苦温,通鼻窍,能祛风,利湿邪,[详细]
-
2017/4/23
治病主药诀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下)痞黄连枳实从。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腹中窄狭苍术宜。胀膨厚朴姜制法。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虚热虚汗用黄芪。肌肤浮热黄芩宜。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⑴潮热柴胡宜。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下焦湿肿[详细]
-
2017/4/23
养生有道
最近读了一本书《医方集解》汪昂(清)著,由田代华、李怀芝译注。书中有一段内容对我们的日常养生非常有帮助,今摘录下来提供给大家,希望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一、精气神蓄积精神就能化生元气,蓄积元气就能化生阴精,这是从无而到有的变化。修炼阴精就能化生元气,修炼元气就能化生精神,修炼精神就能还归虚空,这是从有而到无的变化。二、十六事宜头发宜多梳理,面部宜多擦摩,两目宜常运转,两耳宜常弹叩;用手掩耳弹击[详细]
-
2017/4/21
节气灸之大雪节气与艾灸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脍炙人口的节气歌不知道你还是否记的。今日又到“大雪”这个节气,天气开始步入寒冷阶段,阴气达到极盛,我们熟悉中医阴阳理论的都知道“物极必反”“一元已始”这些概念。盛极必衰,阴气达到最盛之时,也就是阳气要开始生发的时候了,所以“大雪”节气灸主要以扶阳温补为主,在艾灸时选择督脉的大椎、至阳、肾俞、心俞;任脉的涌泉、关元、神阙、膻中,来进[详细]
-
2017/4/20
中医魁宝千年传承望闻问切,这些
转摘自《中医基本常识》(人民卫生出版社版)《中医基本常识》遵照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精神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预防与治则、常用中医疗法与护理共8章,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常规,进行了全面系统、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实用的阐述;其眉目清楚,利于掌握。以下仅为较基本的几个中医“元素”概要摘编,仅供大伙适时学习与领悟。(配图源自网络)[详细]
-
2017/4/20
中医重要穴位,你知道多少
人体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详细]
-
2017/4/18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必备考点1:麻黄的功效、主治、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药理作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风寒表实无汗证。(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3)水肿兼有表证者。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麻黄配苦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详细]
-
2017/4/15
女性中医养生中医基本常识,太珍贵了
1基本常识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2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详细]
-
2017/4/14
超有趣,且易学易记,药性400味歌诀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人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详细]
-
2017/4/13
艾灸是世界公认瑰宝,能治400多种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诸病,皆因寒湿”“寒湿乃百病之首!”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老;“元气”又称“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意思是说:“艾草是吸收的太阳的真阳之火,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宋朝的大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详细]
-
2017/4/12
考研天地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真题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B)。 A、张从正 B、李杲 C、朱丹溪 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A)。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D)。 [详细]
-
2017/4/11
2017中医考研大纲专硕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大纲仅适用于中医专硕。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详细]
-
2017/4/9
针灸穴位经典配伍应用
?好消息:微中医线下学习社群开通了深圳分会,参与线下活动,交流中医心得,分享医疗资源。加深圳负责人邀请进群,请注明,仅限深圳区域哦。1、大椎、曲池、合谷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详细]
-
2017/4/7
针海拾遗针灸配伍经典应用
导读:全身穴位众多,不算奇穴,仅经穴就有多个。纵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少;而一病多穴可治者,却比比皆是。故临证如何精选穴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大椎、曲池、合谷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