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2017/9/11
青蒿素中药还是西药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究竟是什么?这个“东方神药”是如何走向造福全世界的道路?下面我们就好好研究一下青蒿素。青蒿是一类植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青蒿,不是一个植物,是一类植物。有一种,植物学上名就叫青蒿,叶子揉捏是有香味的,多叫它香蒿;另有一类黄花蒿,味道不好闻,有些臭,也叫臭蒿。蒿的家族非常庞大牡蒿、茵陈蒿、小花蒿都是蒿的一种。当然你吃火锅点的茼蒿、蒿子秆也是一种蒿。[详细]
-
2017/9/9
道家符咒法术大全
防病治病类符咒解说古人认为,人生病往往是由于神灵和邪魔附身所致,因此,也应采取与驭神制邪相关的巫术进行防病治病,而符咒则是以巫术进行防病治病的最广泛、最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符咒可分为防治具体疾病和防治非具体疾病两类。一、防治具体疾病符咒(一)防治瘟疫符咒(1)除日以合家头发烧灰,同脚底泥包投井中,咒曰:“敕令我家眷属竟年不害伤寒,避却五瘟疫鬼。”(《遵生八笺》卷六)(2)国朝姚衡寒秀草堂笔记云:晋江[详细]
-
2017/9/9
韩光散文集野艾蒿之十三
野艾蒿每到春三月,家乡的房前屋后沟边地头,到处可见层层叠叠的野艾蒿,那散发出特殊气味的叶片,猪不吃,羊不闻,连最不挑食的老牛也不瞅它一眼。秋天枯萎了的枝杆无人收拾,来春又蓬勃地生长起来。野艾蒿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每年端午节,家家门前插上一把野艾蒿,用它驱蚊(瘟)避邪,“不怕蚊蝇闹得欢,青蒿野艾一缕烟”,那天母亲总早早起来,采来野艾蒿插在低矮的门旁,揪几片叶子给俺弟弟夹在耳边,给小妹扎上发辫。我问为[详细]
-
2017/9/8
科技常识青蒿素是什么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撒哈拉以南[详细]
-
2017/9/7
蒿属我也来以正视听了
蒿(hao)属Artemisia菊科Compositae春黄菊族Anthemideae菊科是个大科,蒿属是个大属,多达种,我国分布种,44变种。大部分是广布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此属形态特征:茎:一、二年生草本,稀亚灌木或灌木。茎直立,有纵棱。叶:叶互生,一至四回羽状分裂,稀不裂或掌状分裂。叶缘及裂片边缘常有锯齿,常有假托叶。花:头状花序极小,基部常有小苞叶,在茎或分枝上排成花序,常在茎上组成圆锥[详细]
-
2017/9/6
端午节原生态草药
年6月9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特色:吃粽子、划龙舟,每个人家里都知道的,并且口口相传的其实是民间原生草药:艾叶、菖蒲、青蒿、龙船花、香茅、柚叶等。艾草艾草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菊科,艾属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水。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详细]
-
2017/9/6
亳州中药市场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和中药有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详细]
-
2017/9/4
平潭遍地是草药,看了就知道
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2.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3.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4.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详细]
-
2017/9/4
深度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医药的胜利
如何看待屠呦呦获奖,如何看待中医药的未来前景?以下是腾讯今日话题栏目在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的专题,作者丁阳老师。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前几天她还荣获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屠呦呦一时风头无两,被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而在此不久之前,另一位新闻人物——落选中科院院士选举的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曾与另外[详细]
-
2017/9/3
每日一植NO00394黄花蒿
黄花蒿,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学名:Artemisiaannua拍摄地点:南山、某小区花坛。别称: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犱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茼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岛),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详细]
-
2017/9/3
索典给屠呦呦灵感的肘后备急方究竟是
索典!给屠呦呦灵感的《肘后备急方》究竟是本啥“神书”?作品/乐儿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详细]
-
2017/9/2
诺奖不是中医的救命稻草
屠呦呦诺奖不是中医的救命稻草吴味年10月5日当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花落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众多中医粉仿佛打了春药一样兴奋得嗷嗷直叫:“这是中医的伟大胜利”、“中医可以扬眉吐气了”、“这是给反中医人士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仿佛中医真的一下子伟大起来,比现代医学还光辉灿烂。这几天,一些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详细]
-
2017/9/2
教育贴士当孩子问拿了诺奖的青蒿素究
说来有趣,屠呦呦这个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名字,竟然还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诗经》中有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其中的“苹”、“蒿”所指之物都包括青蒿。先来说说这段发现的来龙去脉。中国古代广大的南方地区因为疟疾(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的传播非常广泛。在唐宋之前,湖南以南的地方都算作不毛之地。因为中医药的发展,中国人治疗疟疾的水[详细]
-
2017/9/2
湖铁微讯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导读introduction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前日17:30之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诗经》里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孔子说,读《诗经》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没有想到,屠呦呦不仅多识了,而且在这条路上成为第一个拿到诺奖的中国女人。颁奖词PRIZEPRESENTATION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详细]
-
2017/9/2
方舟子2011年撰文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
聰明的房產投資人都在看goToronto发方舟子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压力,因为国人正陶醉在获奖的喜悦中,这样的文章势必找骂。所以,goToronto先给大家上一篇印度和中国记者对本次诺奖评委会的采访,让大家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上面提到的,受到传统医学的启发而创造出新药,这是什么样的过程?其实,方舟子在年的这篇文章基本给了很好的科普了。虽然,我这位漳州老乡长得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但是写的东西还是比较科学的[详细]
-
2017/8/16
海豚社长专栏我读故我在食野之蒿
二〇一五年十月五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本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消息一出,举国兴奋。但有一个问题颇为有趣,那就是有观点指出:青蒿素中的青蒿,不是植物学中的青蒿,而是中医学中的青蒿;植物学中的青蒿,不是中医学中的青蒿,它不含青蒿素;中医学中的青蒿,是中医学中的黄花蒿;中医学中的青蒿和黄花蒿,是植物学中的黄花[详细]
-
2017/8/16
喜讯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央视快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央视记者王薇薇)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SatoshiOmura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详细]
-
2017/8/14
观点青蒿素是中医的奇耻大辱
朋远来:青蒿素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来源:网易探索青蒿素的研究发端于六十年代越南战争,当时交战双方因疟疾而失去战斗力的人数远多于真正倒在枪林弹雨中的,而这里的疟原虫已经对当时的特效药氯奎产生了抗药性。越南饱受战争之苦,民贫国弱,只好向中苏求援,研制新的抗疟药。最近又看到几位中医教授拿着青蒿素当例子反驳废除中医的言论,于是不得不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说上两句。中医粉丝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气不打一处来。青蒿[详细]
-
2017/8/14
浙江人骄傲屠呦呦成功,在190次失败之
点击上方中国义乌 屠呦呦,这位以往“圈外人”感到陌生的宁波籍女科学家,因为发现青蒿素——被誉为治疗疟疾的“中国神药”,进入公众视野,也进入了诺奖的视野。 疟疾是全球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名科研人员,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详细]
-
2017/8/13
诺奖专题三助阵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弘扬中医养生美容文化缔造身心灵和谐之美:草青蒿、蒿子、臭蒿、香青蒿、香蒿、臭青蒿、细叶蒿、苦蒿、细青蒿、草蒿子:苦微辛,寒。①《本经》:味苦,寒。②《本草求寡》:味甘微辛,气寒,无毒。③《本草正》:味苦微辛,性寒。:入肝、胆经。①《纲目》:少阳、厥阴血分。②《滇南本草》:入脾、胃。③《本草新编》:入胄、肝、心、肾四经。: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等处。分布于我国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