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2017/11/3

    秋季保健小常识之四类人不宜吃鱼

    秋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食鱼要讲究对症,对症吃“鱼”,它的食用和养生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下面列举常见鱼类的养[详细]

  • 2017/11/3

    三餐必须有鸡蛋牛奶吗中医这样看

    站在专业立场讲述通俗中医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1鸡蛋一日三餐中最常见的食物按照现代医学的角度,鸡蛋是最佳蛋白质来源之一,一人一天要保证不少于一个鸡蛋的蛋白质摄入量。并且生活中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蒸、煮、煎、炒、做羹汤无一不能。可是我们中国老百姓吃鸡蛋吃的真的健康吗?让我们从中医理论去认识一下鸡蛋。历史上著名食疗书籍,王孟英所写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道:“鸡蛋,甘平。补血安胎,镇心清热,开音止渴,濡燥[详细]

  • 2017/10/31

    通化名中医讲堂唐弘院长讲中医系列21

    编辑/中国中医考研我们平常说的忌口是什么呢?忌口是为了健康考虑,具有“针对性”的饮食禁忌。广义来说,是一种预防性的忌口,包括平素不吃鱼虾螃蟹以防哮喘的聆作,少吃辛辣以免胃痛,禁忌烟酒以防中风等等;而狭义的忌口,是指在患有某种疾病时,应对某种食物加以控制,少食或者完全不食,以防病情恶化。是不是什么病都要忌口呢过分强调忌口,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因此主张忌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如金代医家张从正已认识到过[详细]

  • 2017/10/26

    出国度假必备旅游攻略逛吃清单

    夏天来了!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出去撒欢的心情了!收藏了无数篇旅游攻略?列出了看不到头的逛吃逛吃清单?跟着时尚博主添置了一套又一套度假look?甚至连国庆节、圣诞节、新年的计划都做好了,只等着假期一到就奔赴机场,飞到遥远的海岛游泳!?吃好玩好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一路的平安与健康。身体上的任何的不适,都可能扫了整个旅途的兴致。现在我们就分享六个旅游健康Tips,让你尽情玩耍,健康无忧!1常识驶得万年船[详细]

  • 2017/10/26

    多汗症的病因有哪几种

    多汗症在临床上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疾病,很多的人总是在夏天的时候,腋下或者是手脚都会出现很多的汗渍,这就是多汗症,很多的患者不知道多汗症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一下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多汗症的出现吧!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但是多汗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详细]

  • 2017/10/25

    合理用药掌握服用中药时间有讲究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安徽省食药监局提醒公众,服用中药期间除了需要忌口外,更要注意中药的服用时间,掌握正确的用药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疗效。   通常我们将中药的服用分为6个时间段: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对于病位在下的疾病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2)饭后服:一般[详细]

  • 2017/10/24

    生活百科145神奇的大蒜

    神奇的大蒜1.白汤,预防感冒是良方   大蒜克,剥皮,用刀拍碎,毫升煎汤,每日服三次,每次一小杯.   2.醋泡蒜姜,治疗风寒是秘方   醋毫升,大蒜、姜各克,将大蒜姜切片,放入醋中蜜封浸泡1个月以上。食用时可佐餐随菜,对治疗感冒有益。   3.口含生大蒜,感冒好一半   将大蒜含在口中,并以舌头促进运动,生津咽下,反复进行数次,待大蒜无味后吐出对感冒初起,风寒咳嗽,大有益处。   4.大蒜塞鼻中[详细]

  • 2017/10/24

    佛学故事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

    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好像经常大病、小病不断。算起来,一生的岁月里一直都在与病为友。人生,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生病也是很难避免,所谓英雄只怕病来磨,再怎样有钱、拥有多少亲人,当疾病降临到你的身上,你也没有办法拒绝。有钱的人,可以医药治疗,甚至到国外就医;有些疾病需要物理治疗,甚至有些麻烦的疾病也需要心理治疗。因为有的人意志不够坚强,稍微有[详细]

  • 2017/10/19

    告别多汗的尴尬,手术仅治标,中医疗法是根

    夏季到了,因为天热,人会不自觉地出汗,尤其是在经过剧烈运动之后,更是会变得大汗淋漓,但是大汗淋漓之后,往往感觉是清凉的,而且出汗还有助减肥,所以,对于出汗,一般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就有一部分人,他们无法接受出汗,因为他们出汗的程度超乎异常得多!而且,他们出汗不受季节影响,无休无止。这种失控的出汗状况使得他们看起来总是面部潮红,一副被汗浸泡过的样子,至此,他们每天都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他们[详细]

  • 2017/10/15

    每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

    很多人说自己睡不好觉,放松不下来,老是紧张。如果摸这些人身上的肌肉,感觉都是紧绷的。这种人即使躺下睡觉的时候也放松不下来。这是因为什么呢?那怎样才能让他放松呢?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肉;筋对应肝木,肉对应脾土;木克土,指的是肝病会影响脾的功能,很多人因为肝火旺、肝血虚导致人体的筋总是处于紧张状态,若累及脾主管的肌肉,则人体的肌肉就硬化了,也可以说纤维化了,这种情况就是由于肝病犯脾所导致的。很多人说[详细]

  • 2017/10/15

    细数那些不可不知的饮食禁忌值得收藏

    小编导读生病服药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忌生冷、油腻、鱼腥”,若吃了这些不该吃的食物,就会对疾病康复及健康不利。那么“生冷”“油腻”等包括了哪些食物?什么情况下需要忌口?请跟随小编往下看。油腻主要是指各种动物的脂肪及肥肉,这对于一切外感病及急性病实证(伤寒、温病、伤风、感冒、疟疾、发痧、黄疸、吐泻、脚气、喉痹、疮痈、目疾等)、慢性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均忌之。慢性病消化力强而现阶段虚证者可[详细]

  • 2017/10/14

    宝宝感冒要与这几种病分清感冒需要忌口吗

    宝宝身体的抵抗力相当有限,很容易患上感冒,并且跟其他疾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家长要注意进行甄别。那么,宝宝感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麻疹在发病的头1至2天有发热,上呼吸道呈感冒症状,伴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发红、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内粘膜上出现麻疹斑,其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皮肤,继之出现于头部、面部、躯干、四肢。随出疹增多,发热也加重。风疹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详细]

  • 2017/10/14

    皮肤病患者的忌口须知

    众所周知,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忌口很重要,忌口忌什么?主要是忌发物,那什么是发物,具体的发物有哪些呢?发物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古代中医文献对于发物的记载还是挺多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大概是说,热症刚刚痊愈的人,吃肉多了热病会复发,吃的太多,病邪会在体内滞留。《本草纲目》中说:“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医学心传达室全书》:“毒病[详细]

  • 2017/10/14

    皮肤病的忌口须知

    众所周知,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忌口很重要,忌口忌什么?主要是忌发物,那什么是发物,具体的发物有哪些呢?发物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古代中医文献对于发物的记载还是挺多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大概是说,热症刚刚痊愈的人,吃肉多了热病会复发,吃的太多,病邪会在体内滞留。《本草纲目》中说:“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医学心传达室全书》:“毒病[详细]

  • 2017/10/14

    身边常见的中草药,不要错过这些宝贝赶紧

    路易小编感谢您的   2.《纲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据此,则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今并为一。其茎粗如拇指,有毛,其叶大如商陆叶,其花色浅红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枣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茎叶。采收和储藏: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详细]

  • 2017/10/9

    农村身边常见中草药,留着一定有用

    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2.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3.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4.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详细]

  • 2017/10/9

    提灯照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分享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者及其成就屠呦呦出生于年,药学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年,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临床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详细]

  • 2017/10/9

    时事热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医药的胜利

    85岁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瞬间成为网络热点,与之相关的各种爆料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大家最关心的,中国药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标志着中医药的胜利呢?其实早在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之际,就有媒体专门开版相关话题进行了评论。结论是:青蒿素之成功,应归功于现代医学,并非中医药。但不能否认青蒿素的发现跟中医药有相当关系。据腾讯网报道,饶毅教授在《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中,梳理了青蒿素发现的来[详细]

  • 2017/10/3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

    编校/三三方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随症加减配伍可谓变化多端。但疾病的证候群错综复杂,同病异症,异症同病之现象多有出现,医师用药就要细心分析,灵活辨证,对症下药方可收到良效。本文就中医常用方剂的配伍运用作一对比浅述,仅供同仁参考。1.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均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小柴胡汤又配伍了人参、炙甘草,有益气和中的作用,其和解与补虚同用,治疗少阳病[详细]

  • 2017/10/3

    得了诺奖的青蒿,你知道如何使用吗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又名蒿、臭蒿、黄花蒿、草蒿等。中医认为,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主要有清虚热,解暑,截疟等功效,可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夜热早凉,疟疾寒热,湿热黄疸,风疹瘙痒,恶疮等病证。青蒿的四大传统功效青蒿是传统的清热药,其退热作用颇受历代医药家推崇。《图经本草》云:“青蒿,治骨蒸潮热,古方多单用之。”不过,青蒿与它药合用,收效更佳,其主要功效表现在:1退虚[详细]

221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