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疟疾病发病的原理精讲黄帝内经139

疟疾病发病的原理精讲黄帝内经139



瘧論篇第三十五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寃,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黄帝问道:那也有隔日发作的疟疾,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歧伯回答说:若邪气居于很深的位置,将阴迫于内里,而阳气独发于外,阴阳本互为进退,今阴受邪气迫而无法与阳并行而出,就造成隔日发作了。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黄帝说道:讲得好。那有时每日发作会提早或稍迟,又发生哪些气的变化导致的呢?

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歧伯回答说:邪气入侵人体后居于风府,然后沿督脉而下。人的卫气一日夜绕周身一次与病气交会于风府,于是人体卫气与邪争,若无法胜利,则病邪就会日下一椎,因此就产生了每日稍迟发作的现象,这是由于病邪先入督脉造成的。因为卫气每日循环至风府时,必令人之肌肉腠理打开,若有邪气入则病发作,这样就会导致每日增强且稍迟发作。

病邪自入风府开始,每日向督脉下行一椎,二十五日后,邪至尾椎骶骨。自第二十六日始,就又进入脊椎之内,而流注于肾脉,再沿冲脉上行,至九日上至于缺盆之中。由于其病气每日升高,就会呈现每日提早发作的现象。

其中又有隔日发作的,这是病邪入于深处,邪气迫于五脏横连募原的地方(王冰注“募,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泛指膈膜或肠胃之外的脂膜)导致阴出行的道路远,阴气深藏,邪所迫故行迟,不能与卫气并行,阴气不能与卫气同时而出,所以隔一天才能发作一次。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黄帝问道:先生说卫气每到了风府穴位,就会令肌肉的腠理开,于是邪气入侵,病就发作,又说病气每日向下行一椎,与卫气会合,此病气之发作又不在风府穴,造成每日稍晚发作,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歧伯回答说:以上是指邪气侵入于头项,循着督脉而下者说的。但人有虚实不同,所以邪气所侵,不一定都在风府穴处。凡邪入侵在头项部位,卫气一循环至病处就相争而发病。邪入侵在背部,则卫气行至背部与其相争而发病。邪入侵腰椎,则卫气行至腰椎与之相争而发病。又病邪始入侵手足的,则卫气至手足时与之相争而发病。所以说风邪侵袭人体没有一定的部位,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交争则病会发作,人体卫气所到之处,必令其处腠理开,邪气入侵之位,即名之“风府”。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黄帝说道:讲得好。风与疟二者,相似而同类,但常见风病症状持续呈现,而疟病症状时发时止,这是为什么?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歧伯回答说:因为风病是邪常留居于所中之位不移,而疟病会延着经脉与络脉移动而进入体内,所以只有在与卫气遇而相争时才会显现病状。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

黄帝问道:疟病岀现先冷后发热的现象,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歧伯回答说:夏热之季,人受暑气所伤,会造成大汗出且肌肉腠理松弛,此时若沭浴冷水,则水之寒气会藏潜于皮肤腠理之间,到了秋天,一旦受风邪所侵,引而发之,则疾病发作。寒气属于阴气,风气属于阳气。若人先伤于寒气而后伤于风气,就呈现先寒后热的症状,病情就按时发作,这种病称为“寒疟”。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黄帝问道:那有的人先发热而后恶寒,又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寃,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歧伯回答说:这是由于先伤于风气,而后又伤于寒气所致,造成先热后寒的现象。此病也定时发作,称为“温疟”。如果患者出现只发热而无恶寒症,这预示阴津濒临绝灭,此时阳气独盛,病人会感觉气短,精神烦躁,手足发热而温温欲吐,这种状态称为“瘅疟”。

精讲《黄帝内经》疟论篇第三十五

本文系东方郎中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给病人的八堂课1:疾病的真相!

给病人的八堂课2:古中医调治疾病原理

给病人的八堂课3:良好的心态对于我们健康有多重要!

给病人的八堂课4: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

给病人的八堂课5:古中医与暝眩反应

给病人的八堂课6:人类生存的智慧

给病人的八堂课7:古中医的智慧

给病人的八堂课8:药、针、砭、灸、按蹻概述

春天如何养生,才符合天道?

好中医更要懂得,八字会影响人一生的健康!

学习《黄帝内经》,掌握的不是知识,而是…

阿胶被批是“水煮驴皮”,最受伤害的是谁?

如果你只知科学而不知华学,就不会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马兜铃酸有毒?这个名单里的药都要扔?请尊重中医的程序使用中药!

癌症患者:?被吓死,?被治死,只有?才是病死的

西医和古中医有哪些根本性不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无效治疗?

当代中医究竟怎么了,竟沦落到如此的地步?

中医的陷阱!

3·15辟谣的「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吗?

万病皆从感冒起,百病皆由寒中生!

重要!感冒乃愈病之机!

说说中医界为何会有“医不扣门”的传统

古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观念

从古中医的观念谈谈病人为何要“忌口”

错过最近的好文章?









































天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s/1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