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的概念基本定义:三伏贴也就是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每年三伏天每伏第一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又称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适应症与原理概要:“三伏贴”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意义与功用:三伏贴理论源自中医多年前《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外用膏剂,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拔罐后的贴敷治疗。以前是直接用药贴上去,贴药之前先针刺再拔罐,然后再敷贴。治法原理:为什么在三伏天贴?每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我们在这个时候借三伏天引入“天阳”消除体内阴雳,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穴位,利用特定的药物辅助,借“天阳”之阳热效果助力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疾病发作缓解的有利时机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秋冬发作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目的。“三伏贴”的历史沿革起源与名称:三伏贴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最早的记载见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三伏贴应用始见于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今称药物发疱灸或发泡疗法。原名“天灸”病种扩大:自宋以后,三伏贴贴敷方法,用药不断增加,治疗疾病由原来疟疾扩大到其他病种,后来用于哮喘,比如说《张氏医通》的理肺膏。现在治疗病证比较多,比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等,从原来一个哮喘到整个呼吸科疾病,由呼吸科到消化科、风湿关节病科、骨科、男科、儿科等多种疾病。三伏贴期间有忌口吗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冬病为何要夏治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以慢性咳喘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适宜人群
抵抗力差、怕风怕冷、反复感冒咳嗽的成人、儿童及其他体弱者;,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慢性肺病疾病患者;寒湿颈肩腰腿痛、虚寒痛经及过敏性鼻炎、过敏哮喘患者。
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经中医辨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适用;对于支气管扩张症,以及有咯血病史、皮肤过敏及接触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对贴敷药物成分及胶布过敏、高血糖、感染发热期、妊娠期及行经期间等患者禁用;2岁下的幼儿皮肤过于娇嫩,不宜使用。②有没有高敏体质,高敏体质的人要注意。要注意这个问题。还有使用透气性较好的防过敏胶布。③根据气温及个人皮肤情况调整药物配比。气温较高时,会加快药物成分析出,使药物对皮肤刺激性增强;老年人皮肤弹性低、厚度变薄,儿童皮肤较为柔软娇嫩,多加注意。④贴敷时间要灵活。一般情况下成人贴敷时间4~6小时,儿童0.5~2小时,可根据贴药后的局部反应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贴后热辣,烧灼感明显者,可提前揭除药膏,防止烧伤皮肤。贴上去半个小时就有感觉,如果舒服2、3个小时,很舒服可以延长4、5个小时。如果有的贴上去感觉皮肤烧灼有疼的感觉,就2、3个小时。⑥凡贴敷后出现过敏等全身反应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者,勿再次贴敷。⑦在贴药当日饮食宜清淡,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蘑菇、牛肉、狗肉、韭菜等食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①药物过敏。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瘙痒,全身出现斑疹或风团者,予激素及抗过敏药物治疗,伴心慌、胸闷、气短者按严重过敏反应流程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②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应穿着柔软衣服,或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疱,防止破损,外涂湿润烧伤膏;水疱较大者,可用络合碘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水疱,从水疱底部抽出液体,再涂抹烧伤膏;水疱溃破者,注意保护创面,同时涂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③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应避免搔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根据皮损情况,选择适应的剂型和药物,以消炎、收敛、缓和对症为原则,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药物。轻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或收敛、消炎的油膏外用,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也可用10%黄柏溶联合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时间:
头伏:7月17日
中伏:7月27日
闰中伏:8月6日
末伏:8月16日
预约贴敷地点:
太和镇张大勇中医诊所
-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