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共和国勋章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为了中
共和国勋章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为了中
她一辈子专注一件事,默默耕耘数十载。为了一个使命,实验千百次。小小青蒿在她手中成为“中国神草”,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84岁高龄,她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向全世界讲述:“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一
以身试药
经历了次实验失败,屠呦呦和课题组的同事准备拿来进行人体测试的是青蒿萃取液,编号。当时还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唯一办法是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年7月下旬的一天,医院住进了三位特殊的“病人”。屠呦呦和同事们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来当“小白鼠”,以身试毒。
在医院严密监控下,一周的试药观察获得了让人惊喜的结果:没有发现这种乙醚中性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二
次实验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调查了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终,从种草药中,得到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进行抗疟疾检测。
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为了新药的研制,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三年后再见,孩子已经不认识她了。
三
学医济世
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父母以诗经中的诗句为她取了这么一个带有美好期待的雅名。
年,正在上初中的屠呦呦感染肺结核,不得已休学两年。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她的心中悄然萌生了学医的念头,她不想让更多人被病痛折磨。
休学两年后屠呦呦病情好转,重新回到了学校。年,屠呦呦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中医科学院。
四
潜心研究
年,屠呦呦先后开始对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半边莲和银柴胡的研究。年仅26岁的她,两项研究成果皆被收入《中药志》。
年到年,屠呦呦用了三年时间参加了中医学习班,跟着老药工学习了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屠呦呦对中医的潜心研究一直坚定,没有丝毫改变,这三年的学习,让屠呦呦进一步地了解了药材的品种、质量和鉴别方法,为日后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