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耄耋老翁和蚊子死磕70年

耄耋老翁和蚊子死磕70年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提示:点击上方"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86岁的董学书是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一名蚊虫研究专家,已跟蚊子打了70年交道。 

 

70年来,董学书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为蚊虫分类及生态研究默默奉献。他带领团队收集上万套云南蚊类标本,建起国内最大的蚊虫资源库。他编纂《云南按蚊检索图》《中国按蚊分类检索》《中国媒介蚊种图谱及其分类》《中国覆蚊属》等学术专著累计万字,已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生态研究的教科书。在《云南蚊类志》这部万字的鸿篇巨制中,董学书一笔一笔亲手绘制了书中个图版、多幅插图,为中国蚊类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数据。

年,15岁的董学书进入贵阳医学院(今贵州医科大学)学习,师从我国著名医学昆虫学家孟庆华教授。读书时,因为学的是传染病昆虫专业,跳蚤、虱子、蚊子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三年后,董学书分配到原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工作。因为疟疾防治的需要,工作刚满两年,他就来到了当时疟疾发病较为严重的县区之一——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开始筹建。当时条件艰苦,一间废弃的土坯房,用几块木头搭起的办公桌,就成了他们的工作场所。

蚊子在哪,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哪。捕蚊的过程很简单,卷起裤脚露出大腿直接诱敌。没几分钟,腿上就招来了很多蚊子。这时,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拿一根吸蚊管把它们吸进来,存放在随身携带的玻璃瓶里……

耗时两年,他们终于得出当地蚊种分布的季节消长规律,并确定了微小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蚊种。随后,有针对性的防蚊灭蚊工作陆续开展,并取得很大成效。经大量群防群治工作,疟疾感染率逐步降低。

如今,通过几代疟防人的不懈努力,云南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年6月,云南省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曾被称为“瘴疫之区”的云南,连续4年无本土感染疟疾病例,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世界上有多种蚊子,中国占了余种。云南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了它们“理想”的滋生地,种类达到多种。在这数百种蚊子中,有8种是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

从蚊种调查、标本采集,到养蚊子、画蚊子……上世纪60年代以来,董学书就一直在从事蚊虫分类研究事业。在退休后的这些年里,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与蚊子“不离不弃”。就研究蚊子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显微镜下画蚊子、野外抓蚊子、手把手教学生制作标本……

年2月,董学书退休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到实验室,继续蚊虫研究。他在实验室解剖、鉴定、记载、绘制蚊虫……

“蚊子很毒,靠叮人传播疾病;蚊子又很可爱,画出来后美得很!”对于这个打了70多年交道的“老伙计”,董学书如此评价。

蚊子尾器有很多细微的部分,毛发长短、粗细、斑点大小都得在检索图上清楚呈现。这就要求他必须不断调节焦距,反复比对标本。“一横就是一横,一点就是一点,错了就会误导别人”。因检索图的需要,画蚊子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做蚊虫分类鉴别研究,还得靠那一幅幅图。”日复一日,董老的蚊子越画越顺,也越画越好。不过,因为长期埋头工作,他的颈椎出了问题。一回到家,脖子总是会有些难受。可第二天,他又会准时出现在显微镜前。

年,耗费近6年时间的《云南蚊类志(上卷)》正式出版。2余幅有关蚊虫尾器的“工笔画”如同镌刻一般,过来交流学习的外国专家对此惊讶不已,争着抢着要把书带回去。

为让蚊虫研究工作后继有人,董学书采取培训授课、跟班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把自己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后辈。他先后培养数百名国内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在董学书的儿子看来:“家只是父亲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实验室更像他的‘家’,他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还要多。”所里曾向董学书提了很多次,要给他发返聘工资,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只要一张办公桌,并将获得的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组织。

如今,董老的一天都是从给蚊子喂食开始。为满足日常实验需要,董老多年来一直有养蚊子的习惯,蚊子的一日三餐都由他来负责。早些年,董老开设了一间养蚊室,离他办公室不远。

进出养蚊室格外讲究,需经过三道门。这里边不透光,放着10多个蚊笼,里面装着幼虫和成蚊。“喂幼虫得撒上一点捏碎的鱼饲料。”董老说,每次不能喂太多,要让它们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幼虫长大后,喂点糖水就行。有时,董老忙手头工作来不及吃饭,却总惦记着养蚊室里的蚊子是不是饿肚子。喂完幼虫后,他又来到单位里蚊子最多的地方——标本馆……

END

RECOMMEND推荐阅读

●青史留名“彭拍板”追忆彭湃烈士之子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

●那英的优点和缺点都是……

●看三星堆上新,聊聊蚕丛、鱼凫、杜宇、鳖灵这些大神

监制:李浩张彪编辑:张琳刘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2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