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消除疟疾:严防境外输入!

消除疟疾:严防境外输入!



消除疟疾:严防境外输入!

年4月26日是第九个全国疟疾宣扬日,今年的宣扬主题是:

“消除疟疾:严防境外输入”。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摆子”,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发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叮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发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3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椭圆形疟原虫。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随头痛、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屡次发作可致脾脏肿大、贫血等。

全球约有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2亿人口遭到疟疾威逼。流行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其次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群岛国家,且主要流行恶性疟。??。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3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椭圆形疟原虫。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随头痛、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屡次发作可致脾脏肿大、贫血等。全球约有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2亿人口遭到疟疾威逼。流行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其次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群岛国家,且主要流行恶性疟。

大部分疟疾病例(88%)和死亡(90%)产生非洲地区;东南亚地区占全球疟疾病例的10%,占全球疟疾死亡人数的7%。东地中海地区占全球疟疾病例的2%,占全球疟疾死亡人数的2%。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落,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特别是年启动全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除云南省边疆地区和西藏墨脱县外,其他省分已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占所有疟疾病例的98%以上。

湖南省是疟疾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疫情人,发病率高达1.56%。经过防治,年,全省个县(市、区)全部到达《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年以后,没有发现本省感染疟疾病例。但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多,~年,全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例,从境外输入的病例占98.57%,其中恶性疟占52.84%。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活动频繁,特别是来回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数增多,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对我国的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了潜伏的威逼。目前我国输入性疟疾情势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01-

散布广泛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

-02-

非洲、东南亚地区成为我国输入性疟疾的主要来源地

由于非洲、东南亚地区疟疾流行严重,我国近年来的劳务输出人员主要流入非洲、东南亚地区从事筑路、石油勘采、农业等野外作业,条件艰苦,防蚊设施较差,疟疾感染率高,使得非洲、东南亚称为我国输入性疟疾的主要来源地。

-03-

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为青壮年男性。

-04-

输入性疟疾病例中以感染恶性疟为主。

-05-

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存较多薄弱环节

①、流动人口普遍缺少疟疾防护、主动求诊和规范医治方面的意识和条件,到高疟区工作或旅游时容易感染疟疾,感染后又不能及时救治和取得有效的抗疟医治;②、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疟疾病例较少,医务人员缺少对疟疾的警觉性,也因缺少必要的诊断装备、有效的救治药品等,对出现的恶性疟病例或疫情不能及时正确处理。

避免疟疾的感染呢?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尽可能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傍晚和夜晚)到野外活动;

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

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从国外疟疾流行区返回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回国后1个月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医院救治,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出国史,便于医护人员排查疟疾。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s/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