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全球人类第一杀手,在中国小岛被团灭,
全球人类第一杀手,在中国小岛被团灭,
人有生老病死,死亡也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轮回。但除了天道循环,每年还会有很多人类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其中每年丧命于动物的人类也会有百万之多。而可能让你想象不到的是,经研究统计的每年最致命动物榜单上年年占据第一位的动物,竟然会是你身边最常见的:蚊子。自从设立全球最致命动物榜单以来,蚊子年年占据榜首,而每年死于蚊子叮咬所导致疾病的人数都超过50万,最高峰时甚至能到达80万。而唯一能和蚊子一较长短的,排名第二的,却是人类自己。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即使被蚊子咬个疙瘩,无非就是涂点止痒的花露水,等疙瘩消褪自然就好了。可实际上在世界很多地方,蚊子的叮咬却是很致命的。特别是在一些卫生环境较差,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一旦人类被携带如登革热,疟疾等致命病菌的蚊子叮咬之后,很可能就会因为感染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丢掉性命。也因此,如何防治蚊子并减少因此带来的生命损失,早已是全世界的难题。而最近中国科学家却因为成功的在两个广东沿海小岛上团灭当地危害极大的亚洲虎蚊,而引起了轰动,相关的研究文章更是在著名的科研杂志《Nature》上发表。要知道作为能够飞行的昆虫,而且蚊子又是在水中产卵,因此几乎目前已知的各种物理、化学灭蚊手段都无法彻底将之消灭。而中国科学家这次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机械和低剂量辐射手段双管齐下,将雌蚊绝育与雄蚊感染相结合,让蚊子来对付蚊子,以无害蚊群代替有害蚊群从而达到最终的治理效果。以前单纯用辐射让雄蚊绝育,可经过辐射的雄蚊生殖竞争力远远低于野生雄蚊,因此这种单纯辐射的控制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而这次中国科学家采用的低剂量辐射,外加让雄蚊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办法,却可有效的让与被处理过的雄蚊交配的雌蚊产的卵无法发育。而正是采用了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中国科学家在对亚洲虎蚊的种群控制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以前试验的两个广东沿海小岛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使野生蚊群的数量平均减少了84%~94%。而现在科学家更是把研究地点设立在广州城区内,想比以前相对封闭的环境,城市区域显然环境更加复杂。但是经过几年的治理之后,两个治理点的野生蚊群对人的叮咬率降低了96.6%和88.7%。而也因此,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文章在《Nature》上获得了发表。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成熟,未来也许世界各地都将采用中国科学家的方法来防蚊灭蚊,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生命的损失。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