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道家强身治病方法二
道家强身治病方法二
一,道家水法
水是道门五供之一,道教认为水能清净浊垢,除氛解秽,古代法师们通过长期修炼中将自身精气通过以符篆的形结合咒语手诀,把真炁(宇宙的信息)凝聚于水中,最后在通过水修炼自身的能量气场。可以说水是一个别样的炼丹炉,把法师的精气,先天的真气,祖师的灵气融会于一体从而玄妙无方。更进一步简单地讲就是法师用符咒与手诀把自身的能量与大自然的能量加于水中,使水赋有了强大的能量场,达到给你治病去邪的目的,有些法力层次较高的法师甚至能在千里之外驱邪治病,令人惊叹。
比如很有名的“雪山水”,既可以内服治疗发烧,也可以外用治疗烫伤,还可以表演“下油锅”、“走碳路”等等,但却不能超出对付火这一根本功能。还有如“铁牛水”,以疗伤止疼为主,可以闭打、接骨、止疼、化淤、止血、镇痛、寄伤等等,但也不能超出这一范围,去下油锅!这些水法要高级一些,一般没拜师的就不能学到,就算找到符本,也不能自行炼成。
法水实施1、口诀(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2、符讳上“雨”,下“渐”,紧接下面写“耳”字。(紫微讳)3、三山诀4、用品口径10公分左右小瓷碗一个,内盛三分之二无根水(未落地的雨水)或进水、泉水、自来水。5、步骤面朝或意想东方,请师法。自然站立,也可跪、坐势。左手“三山诀”顶碗抬于胸腹前,右手掐“剑诀”竖于胸前。随眼一道灵光灵气注入“剑诀”尖,顺势朝水碗书写符讳,写一笔画念一个咒字,整个符讳二十八画,正好对应二十八个咒字。反复书写7~49边。6、要旨全神贯注,心念纯正,速度适中,连续不断。符咒同步,默念或出声念口诀。画符讳是手动意写,不必计较书写是否规范。符讳书写的大小应不超出碗沿。符讳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重叠向碗里书写。连续修炼应不少于7天,中间尽量不要间断。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修炼法,要认真对待。二,治疗烧烫伤法施术者左手结老君诀(下图),凝神调息,闭气念咒:“雪岭岭、冰山岭岭、收得冰山闭火门、十锅馍馍久锅生、剩下一锅献灶君、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连续念七遍,然后将法水喷在烧烫伤处即可。三、治骨质增生法
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施术者一边用右手剑诀把符(下图)画在增生处,一边念咒语:“满天飞白鹤、金秋下烂泥、神仙来下降、仙女来放针!”画一遍符,念一遍咒,共七遍。然后把法水喷在增生处,一次见效,三次便好。
四、止血法
(1)咒:“手拿金刀似血流、斩断长江无水流、铁镰性钢、铁母性危、太上老真君、年住月住日住时住、若然不住、犯带弟子师付、太上老真君、有痛止痛、有毒止毒、太上老真君、急急有灵!”
用法:手拿烟纸一张,放在口边闭气念咒三遍,念咒完毕,将烟纸敷伤口即住。
五、治无名肿毒法
(1)药用:六神丸6-7粒,放入盛有醋的小容器里,浸泡15分钟后即可溶解,然后用食指蘸六神丸液搽搽患处,一般1-2次即可见效。
(2)用咒:“一根柱、两根柱、北方真武玄天柱、疼也住、肿也住、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手画符:虎。
用法:闭气念咒一遍,用剑指对患处画符一遍,反复闭气念咒剑指对患处画符七遍,接着顺势向患处吹气1---3口即可。
六、治疟疾法
注:打摆子西医称疟疾,其病症状为一会发热,一会发冷。
(1)药方:?用白纸条写,乌梅两个,红枣两个,胡豆一岁一颗,病人十岁,即写十颗,十一岁,即写十一颗,余可类推。写完这三种折叠好,在疟疾将发作半个时辰前,捆在手之上,肘之下,就不发作。并不要买药,只要写此三种捆手臂间。须分男左女右。捆时不能告诉别人。
(2)用咒:“物自东方来、路边一溪水、水里一条龙、三头十二尾、问君吃何物、单吃摆子鬼!”,以手画符:鬼金井木度。
用法:用一个水碗,碗内放入适量的水,左手“三山诀”端碗,念请神总咒一遍,在念咒一遍,右剑指对水碗内的水画符一遍,反复念咒画符三遍,让患者喝下符水即可。
七,狂犬病
道家预防狂犬病逐瘛汤:麻黄15克、川乌6克、草乌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蒙花12克、银花15克、僵蚕10克、全虫lO克、蝉蜕10克、红娘10克、夏枯草18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除了红娘是化淤的,其余的药全是去风解毒的,狂犬病在潜伏阶段和早期还是以风证为主。治疗狂犬病下瘀血汤方: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地鳖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合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八、治百病~黄庭咒终南山拜访一位老道,当时,他正在给人治病,念诵的就是黄庭咒。
道长说:“黄庭咒”异常神奇,它不仅可以调节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在默念中帮助他人调理。
在我感到身心俱疲之时,我会停下手中的事,专心诵读黄庭咒,就会感到自身的精气神全部开始凝聚,而那疲惫的感觉便也消失殆尽了。
黄庭咒神异非凡,愿诸君身心安康。
《黄庭咒》
黄庭真人,剑印随身。斩关夺隘,风火雷霆。
泥丸上将军,统领九部神。涌海下将军,统领九部神。丹元中将军,统领九部神。神威正将军,统领九部神。四九三十六,各按本宫营。
真人有命,速速来临。听吾号令,守卫黄庭。
一不许妄动,二不许妄行,三不许惊恐,四不许张声。各列斧旌位,各防邪魔精。
清清净净,郁郁冥冥。雷声一震,大显威灵。
带虎符,佩龙文,夺三关,心太平。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九、五音疗法
《易经》(五声八音)、《黄帝内经》(五音对五脏、十二律对十二经脉)的医理秘籍中,破译解读。各种声音旋律及声波、音频的震动能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功能。
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天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
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音与五脏相对应,五音八声和谐振动,深入奇经八脉,梳理五脏气血是音乐治疗疾病的重要原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辅以音乐疗法,而使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扫码可以免费听吴教授部分五音歌。(非广告,非宣传,自己常听和大家分享,如有侵权请立刻告知删除)。
十、站桩
站桩是非常好的涤阴增阳的功法,而且简便可行,在公园、小区绿地,甚至在家中、办公室都可以做,也特别适合行动不便的老人。站桩功是历代大医家、拳家和佛道修行都提倡的修炼方法,除了增进自身健康,还能提升禅定功夫,开发智慧,功夫渐深,由此进入天人合一之境也未可知。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过四十岁,臀部肌肉往往就逐渐萎缩、下垂、下半身越来越单薄,站桩是在脚的基础上进行稳扎根,接天地、调气机,以较小体能消耗进行涤阴增阳的健身活动,对于体虚而又往往消耗过度的现代人,实在更显重要。
方法:
十指抓地
所谓十指抓地,就是指十个脚趾轻轻的扣在地面,也就是说每一个脚趾的关节都是微曲的。但是我们经常讲“用意不用力”,那么我们就是用意识去把这个劲,就是说往地里下去生根往下扎下去,就像大树一样,把这个根往下扎,用我们的意识,而不是用力量,所以我们在肌肉上尽量保持放松。
关于双腿微曲
其实在我们的站桩练习过程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一个微曲的状态,当我们双腿两个膝盖,因为它是连着我们的下焦,所以我们的膝盖,它是单独拿出来体一下关于双腿微曲(不可弯曲超过脚尖)。
所谓微曲,是在站直的基础上,微微弯曲,也就是保持一个微微弯曲的状态,它并不需要我们蹲下去狠狠的弯曲,但也不能够伸直。当我们腿站的非常直的时候;或者我们蹲得很弯的时候,我们的骨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毛细血管,我们气血的运行,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上,包括上面讲的十指抓地,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微曲的状态。
关于坐与胯
胯在我们整个身体上,占据一个非常主要的部分,因为我们整个身体的中间这一段,连接着我们腿部,主要是靠我们的胯。
我们平时也经常再说:“中正安舒”。那么我们上身要保持中正,我们的胯就不能够左摇右摆,所以要做胯,胯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觉,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样。
而胯最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往前顶,一个是往后翘,一个是左摇右摆,所以这四个方向都不能是胯的力量,胯的力量只能向下,只有胯真正向下的时候,我们的上半身才能保持中正。如果我们的上半身有任何晃动左摇右摆,前俯后仰的话,那么问题一定是处在胯上。
松腰
其根在脚发力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所以我们的腰,是整个练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站桩里面,对腰的要领就是松腰,把我们的腰放松。
我们的整个四肢的运动,脚上的运动和手上的运动,都是通过我们的腰把它连接起来的,所以我们腰上面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着力放松的。
而我们的腰在放松下去的时候,我们的腰会略微向后鼓起来,同时我们的小腹会略微有一点向内收,但是小腹部要注意放松。有的时候到了松腰的时候,或者站桩的过程中,我们的小腹部和我们的腰部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
沉肩坠肘
在练习的过程中,讲究:一气呵成。上和下是紧连相随的,这是练习过程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所以手上的动作怎么跟我们身体的动作,怎么能连贯一气呢?
沉肩和坠肘就必不可少了!沉肩就是把肩部放松,而坠肘在站桩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把手肘这样刻意的去垂下去,但实际上这样,你的肘是坠了,但是你会折腕。
所以我们正常情况下,手肘不管哪怕是放得很高,或者放得很低,它都会有一个肘往下沉坠的感觉,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用意不用力”的状态。所以跟我们手肘,必须要放成这样没有关系。
虎口崩圆,十指引劲手上,我们讲虎口,虎口崩圆十指引劲。就跟上面说的的十指抓地一样,劲要往地底渗透,那么我们手上也是要通过手指,每一个指关节都保持微曲的状态,然后把这个劲从我们身体引出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的血管,我们离心脏最远的距离的血管,就是在我们的手指和我们的脚趾。我们的手指引劲,也是一个方面是把我们的气要引过来。只有气血能到,我们的劲才能到。如果气血都到不了的话,我们的劲是到不了的。
含胸拔背
上文说到关于松腰和坐胯,我们人的整个脊椎是一个S形,那么当我们能够腰胯做到位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脊椎骨,会被拉成一个微微的弯弓形,所以在武术里面说叫:身背五张弓。
脊椎骨是我们身上很重要的一个弯弓。那么我们整个脊椎骨的下半部分,松腰坐胯的话,那么往上我们的背和颈,这个地方也是要注意,也是形成一个弓状的,所以这个呢,叫做含胸拔背。
我们的背部,要通过一个劲去把它往上拔起来,而我们的胸要有点略微的向内去含。这个跟我们的沉肩,也是连在一起的动作要领。那么同时,在我们的这个含胸这基础上,也是为了把我们的整个劲,要把它合起来,同时也是为了把我们的背后的两个肩胛骨能够圆起来,想一个圆一样包起来的一个方法。
虚领顶劲
我们说神能提,则起。那么我们肾为先天之本,我们的肾气上升,完全靠我们的脊椎骨,然后到达我们的头顶,百会穴,所以在站桩里面,有一个要领叫虚领顶劲。那么虚领顶劲,其实讲的就是我们百会穴,略微的往上引领起来,那它为什么不用百会上顶,而用虚领顶劲呢?
它就是说,在虚无之中,去领会往上顶起的这个劲,换句话来说,还是我们说的那五个字:用意不用力。把我们的百会穴,轻轻的引领上来,那么同时我们的下颚要注意微收,我们的百会穴才能往上把它引领起来。
双目垂帘
在站桩的过程中呢,我们眼光如果说像练实战,练技击的话,我们的眼光可以目视远方,越远越好。但如果练养生的话,我们可以双目垂帘。双目垂帘就是我们两个眼皮像窗帘一样,轻轻的搭下来,保持我们整个眉心,包括整个这个额头,这一块保持放松,眼睛轻轻的闭上。
也有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舌顶上腭,其实在刚刚学习站桩的时候可以不用舌顶上腭,但如果你要继续往深处学的话,往道家修行的方向去学和养生的角度的话,可以尝试着舌头抵住上腭,然后上牙和下牙轻轻的扣上,保持我们两颊的肌肉也是保持放松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