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为啥蚊子可以传播疟疾,却不会传播艾滋病
为啥蚊子可以传播疟疾,却不会传播艾滋病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41745.html在上一篇推文里,我们介绍到疟疾可以通过蚊子(按蚊)来传播,而我们学习到艾滋病时,却说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蚊子????蚊子
根据现代的生物学分类系统,蚊子属于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蚊子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炎热潮湿的地方最为适宜。
我们通常看到能飞的蚊子,实际上是蚊类的成虫形态。蚊的一生的分为卵、幼虫(苍蝇的幼虫叫蛆,蚊子的幼虫叫孑孓[jiéjué])、蛹、成虫4个时期,蚊子的前3个时期必须生活在水中,成蚊则生活在陆地,多数蚊子喜欢在清晨、黄昏及夜晚活动,少数在白天活动。
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以后多次产卵都能受精。雌蚊交配后即刻飞离出来寻找吸血对象。因为血是雌蚊卵巢发育所必需的,只有血液中的一些成分,才能使蚊的卵巢发育和卵子成熟,所以,只有雌蚊叮咬、吸血。
如果母蚊子只是吸血,那还不算太坏,更坏的是它具有“双管齐下”的针状长喙和“一针见血”的注射绝技。一边将血从一根管道中吸入胃肠,一边又不断地从另一根管道中排出含有抗凝及扩张血管成分的唾液,以防血液凝固。每次仅用10秒钟,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吸入约为自身体重2-3倍的血液。
“小小蚊虫,危害多多”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当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疟原虫便会随着疟疾患者的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疟原虫会在蚊子体内发育、繁殖,并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当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时,疟原虫会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内。之后,先在人体肝细胞内繁殖,再进入红细胞内繁殖,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毒素。
蚊子带给我们的疫病除了疟疾,还有黄热病、登革热、乙型脑炎、丝虫病、西尼罗热等。例如,库蚊,又称家蚊,叮咬人畜,是丝虫病和乙型脑炎的重要蚊种;伊蚊,俗称花脚蚊或花斑蚊,是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和黄热病的重要蚊种;曼蚊则传播西尼罗热。
蚊子不能传播艾滋病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
既然艾滋病会通过血液传播,为什么蚊子不能传播艾滋病呢?
首先,对HIV病毒的研究发现,HIV病毒进入蚊子体内,随着吸食的血液一同被酶消化掉了,具有感染性的HIV病毒仅仅是蚊虫的食物。吸入HIV阳性血液的蚊虫在1~2d内将血液消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HIV颗粒被完全破坏。由于病毒不能生存、复制,不能侵入蚊子的唾液腺,从而使HIV病毒不能从蚊子传播到被叮咬的人。
其次,蚊虫沾染的HIV病毒的数量不足以传播艾滋病。有人可能会担心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会不会感染下一个人?不会,因为蚊子口器上残留的血液仅有0.mL,要反复叮咬次后,才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再者,我们上面刚提到的,蚊虫在吸血时,由一条管道将唾液释放到人体内,而由另一条管道将人的血液抽出;血液在食道中只能单向流动。蚊虫将唾液释放到下一个人体内时,不会将上次吸入的残留血液溢出。
综上所述,蚊子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为爱而生,让"艾"远离艾滋病固然可怕,但生活中的日常接触一般不会受到感染,只要洁身自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交往,并在正规的医疗站输血或献血,就可以远离艾滋病。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相比病痛,他们更害怕的是陌生人的孤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艾滋病做到科学防护,试着去理解艾滋病人这个群体,让他们知道,有一批人在为“艾”发声(关于艾滋病的更多内容点这里:科普+手抄报艾滋病狂犬病)
参考文献:
[1]蔡亚娜.对蚊子的再认识(上)——保护生物多样性[J].城市与减灾,(03):41-44.
[2]胡小华,杨振洲.蚊虫不能传播艾滋病[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04):.
[3]管明星.蚊子为什么不能传播艾滋病[J].生物学通报,,44(02):45.
好看你就点点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