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年安全生产月旅游安全出行应急指南
年安全生产月旅游安全出行应急指南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旅游景区消防安全小知识:
当今社会,旅游活动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在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进沟通、提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安全风险,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游客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增强广大游客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范和化解旅游安全风险,泗水县文旅局结合国家旅游局应急手册组织编写了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小册子。该册子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遭遇各类旅游突发事件时的避险和应急处置方法,以及特殊旅游项目应急和游客自救互救常识,希望对广大游客有所裨益。
自然灾害应急篇
1.1洪水
1.1.1洪水来临时,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高地、屋顶、楼房高层、大树上等高的地方暂避。
1.1.2要设法尽快发出求救信号和信息,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1.1.3落水时要寻找并抓住漂浮物,如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1.1.4汽车进入水淹地区时,要注意水位不能超过驾驶室,要迎着洪水驶向高地,不能让洪水从侧面冲击车体。
1.1.5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压线铁塔;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顶上。
1.2地震
1.2.1地震发生后,在室内,要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可躲到内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卫生间、储藏室和厨房等处。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1.2.2在公共场馆里,应迅速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或就近躲在柱子、大型物品旁;身处门口时可迅速跑出门外至空旷场地;在楼上时,要找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1.2.3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以及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
1.2.4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乘客应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
1.2.5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1.2.6寻找和开辟通道,朝着有光亮、宽敞的地方移动;不要乘电梯逃生。
1.2.7一时无法脱险,要节省气力,静卧保持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多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1.2.8无论在何处躲避,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好头部。
1.3雷电
1.3.1不要在旷野中、孤独的小屋中、孤立的大树下、电线杆旁、高坡上避雷雨。
1.3.2不要赤脚站在水泥地上,不要洗澡或淋浴,不要打固定电话,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或电视机。
1.3.3要远离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设施,避免站在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1.3.4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彼此隔开一定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1.3.5胶底鞋或橡胶轮胎不能抵御闪电。
1.4暴雨
1.4.1在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尽可能贴近建筑物。
1.4.2在山区,当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
1.4.3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4.4下暴雨时不要自驾游。
1.5高温
1.5.1多喝水,少吃多餐,适当多吃苦味和酸性食物。
1.5.2避免剧烈运动,用凉水冲手腕、温水冲澡。
1.5.3日间需小睡。
1.5.4注意防晒;携带遮阳伞。
事故灾害应急篇
2.1道路交通事故
2.1.1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要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
2.1.2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应及时追上肇事者或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2.1.3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2.1.4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救伤,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
2.1.5对受伤者进行常识性的受伤部位检查,及时止血、包扎或固定。
2.1.6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2.1.7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不要翻动伤者,要立即拨打和求助。
2.2水运事故
发生水运事故时,要利用救生设备逃生;紧急情况下必须跳水逃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跳水前:
2.2.1尽一切可能发出遇险求救信号。
2.2.2跳水前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空木箱、木板、大块泡沫塑料等。
2.2.3多穿厚实保温的衣服,系好衣领、袖口;如有可能,穿上救生衣。跳水时:
2.2.4不要从5米以上高度直接跳入水中;可利用绳索等滑入水中。
2.2.5两肘夹紧身体两侧,一手捂鼻,一手向下拉紧救生衣,深呼吸,闭口,两腿伸直,直立式跳入水中。跳水后:
2.2.6尽快游离遇难船只,防止被卷入旋涡。
2.2.7如果发现四周有油火,应脱掉救生衣,潜水游到上风处;到水面上换气时,先用双手将头顶的油和火拨开再抬头呼吸。
2.2.8不要将厚衣服脱掉;如果没有救生衣,尽可能以最小的运动幅度使身体漂浮;会游泳者可采用仰泳姿势。
2.2.9尽可能在漂浮物附近。
2.2.10两人以上跳水逃生,要尽可能拥抱在一起,减少热量散失,也易于被发现。
2.3铁路、轨道交通事故
2.3.1发生事故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待列车停稳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向车厢两端紧急疏散。不要盲目跳车,以防摔伤或被其他列车撞伤。
2.3.2撞车瞬间,要两腿尽量伸直,两脚踏实,双臂护胸,手抱头,保持身体平衡。
2.3.3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列车服务人员应迅速疏散旅客,尽力切断火源、爆炸源并保护好现场。
2.4火灾
2.4.1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拨打报警;小火应立即扑救,如果火势扩大,应迅速撤离。
2.4.2逃生时应准确识别疏散指示方向,千万不要拥挤,快速逃离火场。
2.4.3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背后的门;逃出现场后切勿重返屋内取贵重物品。
2.4.4火灾发生时,切不可搭乘电梯逃生,更不要盲目跳楼。
2.4.5如果烟雾弥漫,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降低姿势,沿墙壁边爬行逃生。
2.4.6当衣物着火时,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2.4.7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尽量大声喊叫,提醒其他人逃生。
2.4.8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准确判断风向和火灾延烧方向,逆风逃生。
2.4.9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绕开火头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2.5拥挤、踩踏事故
2.5.1要保持冷静,提高警惕,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2.5.2服从组织者指挥,有序撤离。
2.5.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
2.5.4陷入拥挤的人流时,要远离店铺、柜台的玻璃或者其他危险物。
2.5.5若被人群挤倒,则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
2.5.6如果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如果可能,要抓住身边坚固牢靠的东西。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篇
3.1食物中毒
3.1.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不要在路边摊点就餐,少吃、不吃生、冷食物。
3.1.2发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3.1.3可采用催吐的方法,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压舌根部,轻轻刺激咽喉引起呕吐,以吐出导致中毒的食物。
3.1.4大量喝水,可以是淡盐水,稀释毒素。
3.1.5保留好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3.1.6及时就医。
3.2霍乱
3.2.1旅行期间,一旦出现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等类似霍乱的症状,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
3.2.2要向医生如实提供最近就餐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一同就餐的人员。
3.2.3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使用过的餐具、接触过的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3.3禽流感
3.3.1若去禽流感流行国家或地区旅游,应避免接触活禽和鸟类,尤其是鸡;接触活禽和鸟类后,应用肥皂彻底洗手。
3.3.2不吃未完全煮熟的鸡肉和鸡蛋,保持均衡饮食,充分休息,以保持良好的抵抗力。
3.3.3旅行回来或接触禽类后,出现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嗓子疼、头痛、全身不舒服症状,医院就诊,并向医生报告您最近的旅行史及与禽类接触史。
3.4流行性感冒
3.4.1旅行期间(特别是流感流行季节)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少去甚至不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3.4.2在发生流感大流行时,应推迟非必要的旅行;必要旅行时,易感人群及体弱者,可服用预防药物或接种流感疫苗。
3.4.3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3.4.4流感病人应自觉与同行游客保持一定程度的隔离(佩戴口罩、分开吃住);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3.4.5若怀疑患有流感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旅行史或接触史,帮助医生诊断。
3.5疟疾
3.5.1旅行前向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或专业机构进行健康咨询,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疟疾流行情况,熟悉疟疾防治基本知识。
3.5.2提前准备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防蚊药具等物品。
3.5.3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3.5.4到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游的旅行者需携带一些抗疟药物备用,特别是流行季节,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
3.5.5一旦出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大等类似疟疾症状,或怀疑患有疟疾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3.5.6若得不到及时医治,应服用自己携带的备用药,青霉素衍生物抗疟药对于治疗有特效,但仍然应该尽早找医生确诊并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