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疾控局负责同志介绍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
据介绍,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者经输血感染。在上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区县达到个,约占当时区县数的80%,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以达到万以上,死亡率约1%,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疾控局局长毛群安介绍,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疟疾防控工作,多年来制定实施了多个防控规划和计划,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广大疾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疟疾发病数持续下降。到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份中,95%的区县疟疾发病率已下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年,我国响应联合国提出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制定了-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确立了到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由于我国消除疟疾的策略对路、措施有效、落实得力、保障到位,到年已将疟疾本地传播控制在云南、西藏的边境地区,境外输入成为疟疾病例主要来源。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疟疾报告》将我国列入消除疟疾阶段的国家,我国也成为了全球21个计划在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国家之一。
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委联合制定-年《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明确了消除疟疾的“线索追踪、清点拔源”工作策略和“1-3-7”工作要求(注:“1”指疟疾病例诊断后1日内报告,“3”指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指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为夯实消除疟疾工作基础,还陆续出台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办法》和《消除疟疾省级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建立了国家消除疟疾技术专家组、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从年起每季度组织专家对报告的每一例病例进行审核,对重点省份开展专项督导和技术指导。
到年,我国首次实现了全年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全国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例、输血感染病例3例。同时,有99.5%的区县、83.3%的地市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上海市成为第一个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的地方。
“疟疾防控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疟疾是保障实现‘健康中国’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毛群安说,中国从过去的疟疾高发国家,到今天走向了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国家,疟疾防控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分析认为,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保障,得益于技术机构和专业人员的不断研究,也离不开信息化时代高效的疟疾疫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各省和地区的坚实工作和地区联防联控,同时离不开边境地区建立的疟疾防控屏障和与邻国建立的疟疾联防联控机制,联防联控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传染病的非常有效的机制,在国内几个有疫情的省份联防联控,我国也跟邻国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
毛群安指出,在新时代,消除疟疾工作将顺应我国不断开放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出入境人员往来日益增多的情况,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重点做好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出境回国人员疟疾病例发现和治疗工作,全面夯实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基础,使疟疾不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力争实现年消除疟疾的国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