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中药识别校园植物第肆期
中药识别校园植物第肆期
中药识别
zhongyaoshibie
你的名字:
菊科
一年蓬
YìNiánPénɡ
野蒿、治疟草
形态特征:
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有分枝,黄棕色,具多数须根。全体疏被粗毛。茎呈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纵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大形白色的髓。单叶互生,叶片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黄绿色。有的于枝顶和叶腋可见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气微,味微苦。
生长地:
一年生或越年(二年)生草本。喜生于肥沃向阳的土地上,在干燥贫瘠的土壤亦能生长。种子于早春或秋季萌发。
原产于北美洲,除新疆、内蒙古、宁夏、海南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药用价值:
消食止泻;清热解毒;截疟。主消化不良;胃肠炎;齿龈炎;疟疾;毒蛇咬伤。肠炎腹泻,传染性肝炎,淋巴结炎,血尿。
与雏菊的区别:
一年蓬的花朵较小,有分支,每个分支有数朵小花
雏菊花相比较大,每个颈上就一朵花,差别很大,他们的叶子也有差别。
药用部位:
全草入药,根入药。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食两用:
其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已成为初春和秋季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绿叶蔬菜。凉拌食用。
附方:
1、治消化不良:一年蓬五至六钱。水煎服。
2、治肠胃炎:一年蓬二两,鱼腥草、龙芽草各一两。水煎,冲蜜糖服,早晚各一次。
3、治淋巴结炎:一年蓬基生叶三至四两,加黄酒一至二两,水煎服。
4、治血尿:一年蓬鲜全草或根一两。加蜜糖和水适量煎服,连服三天。(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你的名字
唇形科
香薷
xiangru
水荆芥、臭荆芥、野苏麻、昂给鲁木-其其格、半边花、半边苏、边支花、边枝花、臭藿香、臭香麻、德昌香薷、风耳草、鸡冠香薷、荆芥等。
形态特征;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疏被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主沿脉上疏被小硬毛,余部散布松脂状腺点,与中肋两面稍明显,背平腹凸,边缘具狭翅,疏被小硬毛。
生长地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生于山野。
除新疆、青海外几产中国各地;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欧洲及北美也有引入。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药用价值:
发汗而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故素有"夏月麻黄"之称。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
入药部位干燥地上部分入药。
附方:
(1)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圣济总录》香薷汤)
(2)香薷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3)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5)香薷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6)香薷治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药食两用香薷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
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
代茶频饮。
代茶频饮。
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折叠图文排版:秦芳萍
文字编辑:喻晗傅程俊
摄影:吴珠伟卢欣
校对审核:郑妙杞屠梦影
来源:中药学院团委
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