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饮食 > 如何拒绝蚊子发红包
如何拒绝蚊子发红包
小白讲实验,带你走进科研殿堂,助你从实验小白变身科研达人实验小白
夏天夜晚“嗡嗡嗡嗡”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这是你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了——蚊子。
为什么蚊子对有些人爱搭不理,而对另一些人却情有独钟呢?俗话说七月半,八月半,蚊子的嘴金刚钻。小编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蚊子的世界瞅一瞅,拒绝让蚊子给你发“红包”。
蚊子简介蚊子(mosquito)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口器为刺吸式,像由注射针、吸尘器和瑞士军刀组成的结合体。
蚊子羞涩的说:啊,我是护士,无痛注射独门秘诀。
蚊体表覆盖着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
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蚊子的一生卵,幼虫(孑孓,可以分为1-4龄期),蛹、成虫四个时期。
招蚊子的人你可能常听说,为什么被咬的总是我们O型血的“血型说”?为什么蚊子爱叮女性的“性别说”,蚊子爱叮光滑白嫩皮肤的“皮肤好坏说”,还有爱叮血液甜者的“血液甜苦说”。目前尚未证明蚊对某些血型有趋向性,上述其他情况也未可知。
然而,蚊子确实有一定的“趋食性”,主要是因为人身上的某些气味吸引蚊子的缘故。如上图所示,当距离约为10到50米时,蚊子感知宿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流;当距离接近5米到15米(16到52步)时,蚊子开始能够看到目标;然后它们通过视觉的引导,更加接近目标。当距离小于1米时,蚊子就能感受到人的体温了[1]。那么究竟哪些人最符合蚊子挑剔的“口味”呢?
1.CardeRT:Multi-CueIntegration:HowFemaleMosquitoesLocateaHumanHost.CurrBiol,25:R-.
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对蚊子来说,二氧化碳是引导它找到猎物的有效信息。它寻找目标主要依靠嗅觉器官,也就是头上一对角,来感知空气中传来的人体“信息”,并循迹而去。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会闻味而至[1]。
1.TauxeGM,MacWilliamD,BoyleSM,GudaT,RayA:TargetingadualdetectorofskinandCO2tomodifymosquitohostseeking.Cell,:-.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人体排出的汗液在空气中挥发,也能向蚊子发出“信号”。喜欢流汗的人,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对蚊子产生吸引力。此外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得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1-2]。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
1.HallemEA,NicoleFoxA,ZwiebelLJ,CarlsonJR:Olfaction:mosquitoreceptorforhuman-sweatodorant.Nature,:-.
2.CorfasRA,VosshallLB:ThecationchannelTRPA1tunesmosquitothermotaxistohosttemperatures.Elife,4.
孕妇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性激素分泌水平较高,新陈代谢加快,对蚊子的刺激和引导更强。而且孕妇在临产前,呼气量比没有怀孕的女性大21%,呼出的潮湿气体与二氧化碳对蚊子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此外,和没有怀孕的女性相比,孕妇的腹部温度要高0.7倍,而体温越高,皮肤表面的挥发性物质就越多。
化妆的人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多种物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比寻常。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怕光但也不喜欢光线太暗,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吸血。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投其所好。另外,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
所以,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了:夏天勤换衣服、勤洗澡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一些驱蚊植物散发出的独特气味或化学物质,也可用于驱赶蚊虫。如在室内摆放杜鹃花、茉莉花、万寿菊、薄荷、七里香等花卉,可起到驱逐蚊虫的作用。
蚊子与疾病你知道吗?蚊子自己也有血液呢,它的血是无色透明的,血液本身并不致病。雄蚊子是素食主义者,雌蚊都是可敬的母亲,准备繁育下一代时,就开始吸食人畜血液。不过,雌蚊和我们的血管最初接触,还只是灾难的开始,雌蚊唾液中疟疾、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病原体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体。即使在今天,全世界范围内,每17人中就有1人死于疟疾,因此蚊子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动物。
蚊子不仅仅是“携带”病原体年6月21日immunity杂志报道:蚊子叮咬后可通过激活宿主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病毒复制,增加宿主死亡率。因此,蚊子不仅仅是“携带”病原体。
不宜当场击毙“肇事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57岁的妇女因为拍死了一只蚊子而造成肌肉小孢子虫属真菌感染,最后竟然因此丧命。研究人员推测,这名妇女是把蚊子拍死在皮肤上,被打烂的蚊子残骸进入皮肤,造成感染。
小编昨天还拍死了好几只蚊子,心里好怕啊,求安慰求红包,容我喝一杯拉菲压压惊!所以蚊子正在咬你的时候,不能当场击毙肇事者,最好轻轻将它弹走,而不是一巴掌打死,毕竟她身上流着你的血。
本文作者刘先苗,来自于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长期从事虫媒病的研究。如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可通过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