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4月25日ldquo世界疟疾日rd

4月25日ldquo世界疟疾日rd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25日作为“世界疟疾日”(WorldMalariaDay),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关于疟疾你了解多少呢?下面让小编和你聊聊吧

疟疾到底是个什么“鬼”?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病,经由蚊子叮咬传播,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全球疟疾病例总数的90%、疟疾死亡总数的92%。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地区也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

(图为疟疾疫区)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分为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三日疟原虫(P.malariae)、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ovale)四种,大多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这种蚊子喜爱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地区,例如热带国家雨季小水洼和动物踩踏后留下的泥潭等淡水蓄积处,专挑黄昏至拂晓期间叮咬人类。如果旅行者在此期间留宿室外,尤其是接近沼泽或水潭,则格外容易成为感染对象。简单的说,就是三点一线的传播途径,如下图:

疟疾有哪些症状?

高热,可达39-40度

寒战

周期性规律发作的寒战、高热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一天发热一次,三日疟则间隔两天发热一次,恶性疟发热不规则;长期多次发作后,还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治疗疟疾的药物

青蒿素是疟疾的有效治疗药物,年10月5日,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但是,疟疾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尤其是流行于非洲及南美洲的恶性疟,极易引起颅内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识别疟疾的症状,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对旅行者而言十分重要。

小编友情提示!!!!.

由于疟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些可长达6-12个月乃至更久。从疫区返回几个月后还有可能发作,即使服药治好了也有复发的可能,症状有时也并没有这么典型,容易被旅行者忽略,非疫区的临床医生也未必能辨认这些症状。为了避免延误治疗,建议在非洲、南美洲或东南亚部分疟疾流行国家生活及返回国内3个月之内的旅行者,如果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都要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前往疫区的情况,也可以向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旅行医师咨询。

怎么预防疟疾?

旅行者如果计划前往非洲、南美洲或东南亚某些疟疾疫区国旅游、学习、工作或生活,请一定不要忘记采取疟疾预防措施。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止蚊虫叮咬,包括避免在疫区室外过夜,避免在黄昏和清晨接近沼泽、水洼等蚊虫孳生地域。户外活动尽量穿着长袖长裤,暴露在外的皮肤要涂抹长效驱蚊剂。居室内使用纱窗,喷洒杀虫剂,如果在酒店住宿,尽量使用空调并在夜间关闭窗户,睡觉时使用蚊帐。如果希望加强防护,可以考虑选购经过氯菊酯浸泡或喷洒的蚊帐和衣裤,避免蚊虫隔着布料叮咬。

小编再次友情提示:旅行者在出国前可以向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了解境外疟疾流行状况,咨询疟疾预防建议,还可以请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开具防蚊用品、疟疾预防药物或者应急治疗药物。如果在回国后怀疑可能感染疟疾,请及时向保健中心专业医师申请咨询和检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9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