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桂林市尚贤学校预防疟疾健康教育
桂林市尚贤学校预防疟疾健康教育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热带病之一,是一种寄生虫病,是属于乙类传染病。它与鼠疫、霍乱都是属于高危险寄生虫传染病。疟疾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不要过于紧张。
疟疾俗称“打脾寒”、“打摆子”、“打老瘴”、“发疟子”。
疟疾有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型疟。
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如何?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降,发病人数从建国初期的每年万下降至年的例,其中,间日疟例,恶性疟例,死亡15例;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省份已消除恶性疟。
但是,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死亡病例明显增多。根据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年1—3月,因患恶性疟死亡11例,均为20—50岁青壮年劳动力。
疟疾是怎么传播的呢?
疟原虫是通过一种称为按蚊的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的。那么,疟原虫由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在天热的时候,我们穿的衣服很少,大部分四肢都暴露在衣服外面,这时很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患疟疾。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蚊子叮咬过,但并没有患疟疾,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分为很多种,疟原虫寄生在按蚊的胃中,当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吸人血时,疟原虫就进入了人体,才能传播疟疾。
蚊子分为伊蚊、库蚊、按蚊三种。其中只有按蚊能传染疟疾,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在叮咬人后9至14天,感染者就发病了。
传播的过程:在人体内,疟原虫首先侵犯肝脏,以后又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它可以成倍地增殖,将红细胞胀破。大量的红细胞残渣和疟原虫进入血液,使人发病
疟疾流行有明显地方性和季节性特点。
我国主要流行于江苏、河南、安徽、湖北、云南、海南六省。云南和海南是高度流行区域。
疟疾主要是在“雨季——农事最繁忙的时候——感染率最高”。
疟疾发生的小峰期是五、六月份,高峰期是八、九月份。
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前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
发热期:一般持续三至六小时,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四十度。
出汗期: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间歇期: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间日疟为48小时。
复发:间日疟有复发;恶性疟只有复燃,没有复发。
得病后怎么治疗呢?
得了疟疾一定要找医生看病治疗。早期:凡疟疾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对无免疫力的恶性疟更是要及时,以免转为脑型疟。否则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重则死亡。得了疟疾一定要连续八天不间断的服用氯喹和伯氨喹。
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灭蚊、防蚊。
1、使用杀虫剂或灭蚊拍灭蚊子,比如卫得、氯菊酯、溴氰菊酯等。
2、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防止被蚊子叮咬。减少人蚊接触。蚊子一般是黄昏后叮咬人,吸饱血后飞回周围的植物丛中栖息,我们要防止被蚊子叮咬,所以家里要有纱门、纱窗。
3、床上要挂蚊帐,开启窗子,保持空气流通。
4、夏秋的夜晚不要睡在外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