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今天,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日子天津人,

今天,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日子天津人,



点击上方“北方网”订阅我们!小北提示明日天气

市区前半夜阴转多云,后半夜多云转阴,明天小雨,东北风3-4级,24到29度。

明日限行

8月8日(周一),限号1和6!

今天

天津再一次开启“看海”模式

据市民网报照片

不少地段有严重积水现象

网友吐槽称

又是一天踩水踏浪的节奏啊

受高空槽影响,本市从6日白天到夜间普降中雨局部大到暴雨,个别气象站出现大暴雨。截至今天1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6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的望海楼北里,雨量为.4毫米。

市气象台早在6日23时40分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天津地区将有雷电活动,并伴随短时强降水和大风。

相隔6个小时的时间,7日5时32分,市气象台又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宁河、北辰、西青、东丽、市区、宝坻、静海等地区将出现暴雨,3小时雨量可达30毫米,局地雨量可达50-毫米。

下周还会有雨吗?

天津气象预计

今天夜间将不会再有降雨

但明天还会有小雨光顾

下周天气趋势

预计下周冷空气势力较弱,降水过程少,高温闷热天气仍唱主调。9日开始到12日白天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高、湿度大,高温闷热天气再度发展。

下周天气闷热仍占主导地位

8月8日(周一)

白天到夜间:小雨,东北风3-4级转微风,29到25℃

8月9日(周二)七夕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微风,31到26℃

8月10日(周三)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微风,34到27℃

8月11日(周四)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微风,33到27℃

8月12日(周五)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阴,微风,32到27℃

8月13日(周六)

白天到夜间:阴,微风,31到26℃

8月14日(周日)

白天到夜间:阴,微风,30到26℃

今天

咱天津人迎来了大暴雨

而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大日子”

今天

也是一年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首日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但你以为这天会就此凉爽?

那就太!天!真!了!

今年的立秋很独特——因为现在还处于三伏天的中伏

??立秋以后还得热多久?还有末伏!

  “立秋”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就开始早晚比较凉快,那时的天气才会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

  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一般在立秋后第3日,今年末伏来得更晚一些,也就是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夏季可能会显得尤其长。

年三伏共40天:

初伏:-7-17至-7-26(10天)

中伏:-7-27至-8-15(20天)

末伏:-8-16至-8-25(10天)

??暑热未散谨防“秋老虎”

  要说立秋后最有名的气候现象,当数鼎鼎大名的“秋老虎”。“秋老虎”是指立秋过后短期回热天气,通常发生在8月底到9月初,持续半月左右,主要原因是南退的副热带高压重新回头,在江淮和华南地区最容易发生。

立秋了有什么习俗?又有哪些养生妙招?

立秋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立秋美食,美味清凉

西瓜

  立秋这天,中国人有“咬秋”的习俗。江苏各地会在立秋日吃西瓜,因为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

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清凉糕

  在浙江金华,清凉糕为立秋必不可少的美味。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龙眼

  立秋时节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时节,这样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润肺柔肝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养阴清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适量运动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推荐阅读

《天津老旧车提前“退休”最高补5万,你家车符合条件吗?》

《好消息!天津地铁6号线首开段开通时间定啦!》

END

北方网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2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