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每日科学家拉韦朗疟原虫的发现者

每日科学家拉韦朗疟原虫的发现者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网络图)

  年6月18日,查理斯·拉韦朗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军医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学院的教授,母亲是军长的女儿。5岁那年,拉韦朗的父亲被调去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服役,拉韦朗便在那里度过了自己大半的童年,直到11岁才回到巴黎接受教育。命运有时候就是那么神奇: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拉韦朗会返回这个热带国家,并在这里得到造福全人类的发现。

  18岁那年,为了继承父亲的衣钵,拉韦朗进入了军医学校,并于年顺利毕业。~年,法国与普鲁士战争(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War)期间,他被派往法国东北部的麦茨工作,在那期间,他第一次看见了军队中疾病肆虐产生的可怕后果。战争结束后的年,表现出色的拉韦朗受到了提拔,得到了和他父亲一样的教授职位,这时候他才29岁。年,就像他父亲当年被派往阿尔及利亚那样,拉韦朗也被派遣到了这个热带国家。

19世纪,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区,图为阿尔及利亚的地理位置(维基百科)

  受战争期间经历的影响,拉韦朗来到阿尔及利亚后,立刻投入了对传染病的研究。作为一个热带国家,阿尔及利亚最不缺的就是传染病。拉医院工作,经常可以见到疟疾病人,这是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为对疟疾的病因知之甚少,医生也只是措手无策,医院来的病人基本上都等同于判了死刑。

  看着病人们接连死去,拉韦朗内心十分焦急,但又无计可施。年,他试着将一位刚刚死亡的疟疾病人的血样制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他发现了血细胞里有一些很可疑的“小虫子”。经过不断地对比研究,他终于发现这种未知的微生物就是疟疾的元凶,并首先将它命名为“疟原虫(Plasmodium)”,之后还详细描述了它的形态和习性。

  拉韦朗绘的疟原虫形态图(网络图)

  事实上,疟原虫并不是虫子,它是一种微小的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拉韦朗的发现挑战了当时科学界的观念:当时的所有人都认为,只有细菌才能使人类生病。正因为如此,疟疾的病因才会显得那么扑朔迷离:一直以来,人们都想方设法想从疟疾病人体内找出并不存在的“疟疾细菌”。拉韦朗的发现不仅揭开了疟疾的面纱,还拓展了人类对于“致病微生物”的认识。后来,他还再接再厉,找到了原生动物致病的第二个例子:锥虫导致的锥虫病,这个疾病又被称为非洲瞌睡症,晚期的病人会出现昏睡症状,最终陷入无法唤醒的昏迷最终死亡。

  电镜下的疟原虫(网络图)

  除了发现疟原虫之外,拉韦朗还曾推测蚊子很可能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可惜他没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证据,直到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才成功找到疟蚊,证实了当年拉韦朗的假说(详见医学诺贝尔系列:罗斯——入错行的梦想家)。

  拉韦朗没有子女,他将他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热带疾病,一生写下了超过篇论文或交流书信。年,拉韦朗因发现疟原虫、对原虫病的研究而被授予了诺贝尔奖。获奖后,他便将一半的奖金捐给了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让他们用这笔钱建立了一间热带医学实验室。有人说,那个时代,暴虐的死神最强大的敌人便是传染病医生,而拉韦朗很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

  纪念拉韦朗的法国邮票(网络图)

人物档案: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法语:CharlesLouisAlphonseLaveran,年6月18日-年5月18日)法国医师,在阿尔及医院工作时,发现疟疾是由一种原生动物(疟原虫)造成,这是第一次发现原生动物具有造成疾病的能力。年,他描述了造成非洲昏睡病的锥体虫(trypanosomes)。由于其对原生动物的研究与发现,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hl/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