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
白癜风精准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9141958.html
“专家建议不要多使用空气炸锅”、“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等类似词条总是冲上热搜。随着专家的“建议”越来越多,人们却产生了逆反心理,所以网友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网友的不满并不是针对学术研究,而是很多所谓的专家明明在故意歪曲事实、赚取流量、带节奏。譬如频繁上热搜的某些专家建议,其实根本就是在胡乱建议。
一、“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前阵子有个话题颇为火爆,内容是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意思是不要用父母长辈的身家去买房。有个专家又一次提出了这个建议,于是很多网友都炸了,认为这位专家根本就是在异想天开。
站在大众的角度来看,专家们并没有结合实际。谁也不想因为买房租房而管父母长辈要钱,更不想辛苦一辈子去还房贷。但房价和租金始终居高不下,这是现状也是事实。
这位专家的建议并没有考虑到现实因素,只把目光放在了年轻人自己买房上,而不关心为什么买不起房。大众真正需要的专家是从民众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社会情形,给大众提出有用的建议。专家应该是客观的审时度势的,而不是只单方面的指责年轻人“啃老”、“躺平”。
二、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现在一提起专家,大家的脑子里都是一个不问民生、只懂指点江山的形象。很多专家只会动嘴皮子,从人们的言论到衣食住行挨个建议一遍,偏偏有的建议根本站不住脚,既没科学依据也不符合生活常识。网友哪里会买账,纷纷表示专家管好自己就行,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例如,空气炸锅是一个可以少油的烹饪工具,倍受人们青睐。专家却称食物中的某些物质经过高温后会产生致癌物,并且长期少油对人体有害,所以不建议使用。有的网友反驳铁锅也是高温,烤箱和油炸更是高温;还有网友说多吃油对身体不好,这波是专家又翻车了。
除了这些还有:“专家建议不要网购自制牙套”“专家建议不要抗疫期减肥”,等等,专家恨不得把网友的生活习惯都给建议一番。虽然有些建议的确有道理,但有些真的很片面也没有考虑周全。
网民的气愤和不信任其实可以理解,许多所谓专家在网上大放厥词企图干涉人们生活,我们既看不到他们的专业和学问素养,也看不到他们一心为民。“专家”们越来越脱离人们真正需要的样子。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家呢?
三、真正的专家淡泊名利笔者认为,真正的专家是不会把名利放在最前头的,如今很多学者、专家受利益驱使,收人钱财替人说话。广告中出现的一些养生专家、生发专家,他们配合着产品商夸大产品功效;所谓专家以社会热点为主题发表建议只是为了某些人的利益,并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说到淡泊名利,中科院院士、中国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自身履历优秀,学识渊博,还培养了许多硕士博主。但他为人十分低调,不在意身外之物,穿着布衣布鞋,被称为中科院“扫地僧”。
如果利益熏心、违背常理、不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那就不能被称为专家。拿着钱坐在专家的位置上,当人们得知真相后,这些专家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四、真正的专家注重干实事很多专家都在自己的领域上有所成就,造福于国家和人民。所以这些专家是我们真正所需要且敬佩的,比如核物理学家于敏、“中医泰斗”屠呦呦。前者为中国核物理原理的突破做出了贡献,后者研究出了治疗疟疾的有效药,使医学发展更进一步。
面对非典,钟南山院士临危不乱;面对疫情,钟老同样如此。钟南山用自己的学识和临床经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是抗非典和抗疫的领军人物。
总结假专家在网络上传播虚假消息带歪民众,虚张声势,真专家在默默地提高造诣干实事。所以我们不相信胡乱提建议的“专家”,真心敬佩和感激能干实事的专家们。
如今网络发达,既有故意发表带节奏言论试图引导网民的,也有目光短浅才疏学浅的。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离不开各领域能者做出的努力。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专业性强、看法全面且愿意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专家。最后想问大家的是:您们怎么看待不断引起热议的这些专家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