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2016/11/27

    按照以形补形的理论,外国人吃了些什么鬼

    壹读选自果壳网()本文已取得授权文MattSimon编译IvyP根据以形补形的观点,与人体某个部位或器官相似的植物、坚果和蔬菜具有治疗该部位或者器官疾病的功效。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最近脑子不太好使,那就来点儿核桃吧。(译注:被门夹了的核桃不可以!)在现代医学出现以前,找到一种毒不死人还能治病的植物是需要神农尝百草的毅力和彩票中了万的运气的。于是人们就产生了一种朴素的观念,即认为大自然(或者上帝,某[详细]

  • 2016/11/26

    湖滨区疾控中心举办消除疟疾镜检员培训班

    为确保年湖滨区消除疟疾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切实提高辖区各医疗单位的镜检水平,湖滨区疾控心于年6月14-17日举办了为期4天的疟原虫镜检培训班。湖滨区卫计委孙宏亮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对消除疟疾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区疾控中心李粉妮主任对各单位镜检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副主任乔春晓讲解了《河南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细则(年版)》,并着重强调了疟原虫镜检考核办法;苏玉朋对各单位年镜检任务进行了分解;张[详细]

  • 2016/11/26

    市疾控中心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监测工作

    图为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在采用室外帐诱法捕蚊   根据省疾控中心消除疟疾工作安排,今年5至10月,市疾控中心将按相关工作规范每月开展2次疟疾媒介按蚊监测工作。   6月1日晚20时至次日凌晨5时,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以雄州街道郊区村委借村为调查点,采用诱蚊灯法和室外帐诱法捕蚊,并将捕捉的蚊媒进行分类、形态学鉴别和计算按蚊种群比例。   通过监测,对南雄市按蚊种类、种群数量和分布、季节消长等情况[详细]

  • 2016/11/26

    疟疾镜检血片制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开展以来,各地已陆续开展了“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从我们下去督导和各地反馈上来的情况来看,由于疟疾近几年发病率总体水平成下降趋势,很多地方已多年未见现症病人,因此检验人员对此大多生疏,其检验水平尚待提高,血片制作存在问题如下:1、薄厚血膜布局不合理;2、厚血膜易脱落。下图为标准血片,应照此制作。检验地带网厚血膜脱落主要是因为载玻片不干净,溶血时血膜没有自然干透,冲洗时间太长或冲力[详细]

  • 2016/11/26

    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联控专家组莅商进行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安排,9月26日,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联控专家组一行9人莅临梁园区对年我市消除疟疾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市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范祥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王友谊陪同检查。专家组一行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我市疟疾防控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查、考核。通过查阅近年来疟疾防控工作资料,重点了解消除疟疾工作进展、考核评估工作情况、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落实情[详细]

  • 2016/11/26

    市疾控中心对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疟疾工作

    日前,连云港市疾控中心对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疟疾病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此次督导采取了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核查、访谈等方式,对年-年度的消除疟疾工作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查看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疟疾技能培训、健康教育、血检登记本、疟原虫镜检站建设和血片制作质量等工作情况。同时强调各医疗机构要在疾病的检测能力与对疫情的敏感性上予以高度重视,坚决杜绝麻痹松懈思想,为切实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如期[详细]

  • 2016/11/26

    被屠呦呦点名的周兵教授为您权威解读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疟疾的克星青蒿素而获得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那么青蒿素具有什么特性使它对疟疾产生这么大的抑制作用呢?留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今年1[详细]

  • 2016/11/26

    疟疾与疟原虫形态检查鉴别一

    来源:曹兴午细胞学   为了大家共同学习,提供早年课件,资源共享。一、疟原虫的基本知识(一)疟疾(Malaria)概况   疟疾(Malaria)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malaria的儿童约万。   malari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在我国华南、华中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尚有不少病例,因此,malaria仍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详细]

  • 2016/11/26

    县卫计委开展疟疾防治督导检查工作

      9月1日,县卫计委为提高全县疟疾防治工作质量,组织县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县医疗机构消除疟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本次督导主要内容为医疗单位门诊发热病人是否登记,检验科是否有疟原虫镜检登记本,登记项目是否齐全,疟疾镜检站设备是否齐全,疟原虫血片质量,血片是否留存以及检验人员的基本情况等。督导人员详细询问了解血检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血检技术上出现的难题,都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按照整个血检流[详细]

  • 2016/11/26

    武陟县顺利通过五省疟疾联防检查

    领导重视机制完善——武陟县顺利通过五省疟疾联防检查9月27日至28日,由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卫东副主任带队的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工作检查组一行6人,对我县消除疟疾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河南省卫计委疾控处调研员党燕、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张红卫副所长、市卫计委副主任程中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小随、县政府副县长闫清军和县卫计委、疾控中心主要领导陪同检查。首先,检查组听取了我县消除疟疾[详细]

  • 2016/11/26

    苏格兰究竟为世界做过什么瞬间发现苏格

    此时此刻,苏格兰正在为9月18号的投票摩拳擦掌。而此刻,首相和英女王都为挽留苏格兰作最后冲刺努力。失去苏格兰,英国将即将失去价值89亿英镑的威士忌产业,且未来一百年也没什么希望再赢得一次网球大满贯了。。。其实,如果再留心一下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苏格兰人几乎无所不在,默默无闻地为这个世界发明了很多东西,下面就跟COTEL一起来看看苏格兰那些牛逼的发明史吧!!英格兰银行(BankofEngland)没[详细]

  • 2016/11/26

    清华大学副校长我们的生命奥秘要靠量子力

    今年1月,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与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战。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详细]

  • 2016/11/26

    没想到是日本科学家让反中医者闭嘴

    ——从《日本为中医药平反》说起年8月香港《亚洲周刊》载《日本终为中医药平反》,谓:“被宠爱一千多年后又遭抛弃一个多世纪的中华瑰宝中医药,今天在日本终于实现了与历史的‘第二次握手’。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正式给长期被打入冷宫的中医药‘平反’,并‘恢复名誉’:《中医学概论》开始被规定列入全国80所专业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程,并在年起作为日本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一,年开始纳入日本医生资格考试的试题范围”[详细]

  • 2016/11/25

    什么情况,让仲景放了大招儿

    张仲景,多年前,活跃于东汉末年的名医,也是中医临床的祖师爷、开拓者,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当年,仲景广泛收集古今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仲景善于运用很多处方,治疗伤寒、传染病、慢性病非常有效果,他的方子平常都比较小,比如麻黄汤只有4个药、桂枝汤只有5个药,赫赫有名的六味地黄丸只有6个药……仲景善用小方治病。但有一次他却使了大招儿[详细]

  • 2016/11/25

    什么青蒿素居然不是青蒿里提炼的

    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晕了吗?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让专研物种命名的植物学家、连昵称都是ArtemisiaLiu(意为是“蒿属”)的刘冰博士,帮大家顺一顺这个“历史遗留问题”——Artem[详细]

  • 2016/11/25

    大悲咒治疗疟疾nbsp蛇咬的密法

    宣化上人大悲咒治疗疟疾蛇咬的密法宣化上人◎节录自宣化上人《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若患疟病者”:假设有人有疟疾。什么叫疟疾?疟疾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或者隔一天发一次。或者隔二天发一次。或者隔三天发一次。隔一天发一次,叫隔日疟。这种疟子来了,又冷又热的,这也是有一种疟疾鬼。这疟疾鬼一来到你身上,你身上就觉得冷了。这种病,好像一种邪病似的,若疟疾鬼走了呢,就什么病都没有了。若来了,就什么也都不能做,所以叫[详细]

  • 2016/11/25

    荆门一美女准新娘见完男方父母成面瘫原因

    医院订阅哦   本周天气急剧下降,周三是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冷时。   医院里,因为天气变冷导致的病号也增加了。令人意外的是,有人约会逛街被冷风吹成面瘫。   身高的高挑准新娘小王美女,为了买新年去见男方父母的礼品与男友相约中天街逛街,爱美的小王美女在急剧降温的天气下,为了展示身材她依然穿了一[详细]

  • 2016/11/25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为做好国内可能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年第1版)》[国卫发明电〔〕69号]。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做好医疗救治的医疗资源准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培训,科学有效开展诊疗工作,确保发生疫情后能够立即启动相关工作。新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修改:一、前言更新了年最新流行情况。二、临床表现仍然分为初期和[详细]

  • 2016/11/25

    争议中医药法人大常委会上的争与论2

    ▲年12月2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中医药法草案,拟提请表决事项。图为分组会会场。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者按在年年末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立法建议至此,中医药法草案已在各方争论和博弈中酝酿了30余年。草案说明中列举了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草案自年12月30日至年1月29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详细]

  • 2016/11/24

    饶毅科学是中药研究的必由之路

    编者按北京时间12月7日晚,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演讲,主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对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屠呦呦于昨晚的演讲中用“相当艰辛”四个字来描述那段难忘的科研历程。的确,即便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知晓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今天,依然鲜有人了解这份荣耀背后科学家的艰辛和付出。《知识分子》回顾中国从中药得[详细]

1726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