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有机催化不对称高立体选择性3乙烯基
有机催化不对称高立体选择性3乙烯基
X-MOLTips(点击阅读详情)
不下APP,手机追期刊!
“文献直达”帮您省时省力省心地查文献
文献高级查询,和谷歌学术PK?
疟疾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有,人因为疟疾死亡,由于耐药性,传统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众多科学家致力于对新的具有高抗疟疾活性药物的研究。年《Science》上报道了这一领域的重大发现,螺环吲哚化合物NITD是一类新颖的具有高活性的抗疟疾分子,其IC50=0.9nM。从其分子结构看,分子内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理论上会有四个异构体,其中(1R,3S)的光学异构体具有高的抗疟疾生物活性。为了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光学异构体VII,作者设计了如下合成方法,最后通过手性拆分的方法来获得目标分子,这样导致了昂贵原料的大量浪费,同时手性拆分成本高、效益低。因此,一种高效的催化不对称方法来实现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螺环吲哚化合物NITD亟需被发展。
四川大学的冯小明院士和刘小华教授长期从事不对称催化的研究,在过去10年时间,经过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努力,发展了一类新颖的C2对称的双氮氧配体(如下图所示),实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反应,在该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一工作中他们运用自己发展的双氮氧配体(L-RaPr3)结合路易斯酸(Ni(OTf)2)作为催化剂,首次实现3-乙烯基吲哚的催化不对称氮杂Diels-Alder反应。通过该反应一系列螺环吲哚化合物能够以高的收率、高的立体选择性获得;同时这种方法为不对称合成高抗疟疾活性分子NITD提供了一条高效、简洁的路线,总共4步总收率40.6%。
通过一系列控制实验、原位红外实验以及产物的单晶结构测定,作者认为路易斯酸与双氮氧配体结合形成的手性催化剂选择性的与亚胺底物发生相互作用,再通过亚胺底物与3-乙烯基吲哚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从而得到了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Angew.Chem.Int.E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