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医学科普疟疾的预防
医学科普疟疾的预防
来到任务区将近两个月,相信大家对非洲的蚊子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外执行巡逻站哨任务的战友,对无处不在的蚊子更是深有体会。蚊子作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据统计已经导致了朱巴市上万人感染疟疾,包括我国首批维和步兵营也有数名战士因感染疟疾而住院治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时刻警惕,切不可因为麻痹大意,对防蚊不以为然而感染疟疾。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按蚊作为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区别于其他属蚊的主要特点是:按蚊背翅上有黑色斑点,停留在人体或物体表面时,与表面成30°~40°夹角,多在清晨和傍晚时出来活动。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其中间日疟和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不规则,病情较重,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图为按蚊停留在人皮肤表面
二、疟原虫的生活史
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才能更好的了解它的致病特点,并且根据它的生活周期科学的选择预防措施。雌性按蚊吸血时子孢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细胞,首先在肝细胞经过增殖形成裂殖体,然后从破裂的肝细胞释放出大量的裂殖子,并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的裂殖子不断增殖(此过程在人体并无症状,被称为潜伏期,所以说被带虫按蚊叮咬之后并不是马上出现疟疾症状,而是经过约半个月的潜伏期,这也是我们每半月要组织一次口服抗疟药品的主要原因)。当红细胞内的裂殖子经过几个周期的增殖到一定数量时,就从破裂的红细胞释放出来,并产生大量致热原,释放到血液中的裂殖子又侵犯新和红细胞,以此循环(所以典型的疟疾会出现周期性骤寒、高热等临床症状)。带虫病人的血液被蚊子吸入体内后,要经过10~20天的时间疟原虫才能发育成熟,在这段时间内消灭带虫按蚊的话就能阻断疟疾的传播(这也是我们每半月组织一次环境消杀的原因)。
图为疟原虫的生活史
三、疟疾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面色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至1小时,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患者面红、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多感口渴,喜冷饮,持续2~6小时。
4.出汗期高热后期,面部手掌先出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此时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表现正常,此时进入间歇期。
四、怎样预防疟疾?
1.服药每半月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安立康)一次。此药能迅速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既可作为治疗用药也可作为预防用药。
2.防蚊室外执行任务时一般用长效驱蚊霜,涂抹于皮肤裸露处,能有效预防蚊虫叮咬,可与驱蚊花露水交替应用。室内防蚊除了悬挂蚊帐外,还可用杀虫喷雾剂、蚊香驱灭蚊,注意两者交替使用,避免出现耐药。
3.改善环境每周要彻底整治环境卫生,清除地面积水,消除蚊虫孽生场所。高效氯氟氰菊酯(艾克宁)可用于室外环境喷洒,0.08-0.16毫升/平方米,能有效杀灭蚊虫;高效氯氟氰菊酯(大灭)1:80的比例可以用于室内滞留喷洒,1:的比例可用于浸泡蚊帐。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北京白癜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