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豫健科普全国疟疾日对疟疾仍然不能掉以

豫健科普全国疟疾日对疟疾仍然不能掉以



年4月26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疟疾日”。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疟疾与艾滋病和结核一起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河南已连续十年无本土病例

疟疾俗称“打脾寒”“半晌病”“发老犍”,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寄生人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偶尔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常务委员刘颖介绍,现在很多人对疟疾比较陌生,因为河南省已经连续十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了。

其实,疟疾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一种传染病,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史书上都有关于它的大量记载。战国时期成书的《礼记》,就有“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和“秋时有疟寒疾”的记载;《黄帝内经》记载“疟”字40余处,并有《刺疟》《疟论》专篇。就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疟疾感染病例每年高达万。

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布一则公告,对中国“彻底消除疟疾”作出了高度评价。公报认为,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世纪40年代的万减少至零,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全球仍有数亿疟疾病例

刘颖说,无本土病例并不意味着没有病例。河南省年、年两年报告疟疾病例数人,而疫情前的年就有例。

从全国范围来看,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例,但是新冠疫情前,如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疟疾报告,年全球约有疟疾病人2.47亿,其中死亡病例61.9万,全球约95%的疟疾病例和96%的疟疾死亡人数在非洲。此外,东南亚、东地中海和拉丁美洲也有疟疾流行。

刘颖提醒,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国际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境外回国人员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中国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将会逐渐增多。因此,对于疟疾防控工作,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治疗疟疾是有特效药的

疟疾典型的症状是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的阶段,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脾肿大甚至死亡。

在非洲一些恶性疟患者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腹泻、便血等,临床常被误诊为菌痢等消化道疾病;还有一些患者没有前驱期,经短暂高热后直接进入昏迷状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常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不过,人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刘颖说,疟疾是有特效药的,并且是免费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只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在治疗疟疾方面,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如何正确预防疟疾?

刘颖说,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疟疾的有效疫苗上市,也没有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大家在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务工、旅游、出差时,要警惕疟疾感染,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

刘颖建议,在疟疾流行地区,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房间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

二是休息时使用蚊帐,睡觉前检查蚊帐是否有破洞,减少人蚊接触。

三是在野外工作时穿长袖、长裤,一定要穿有防护作用的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暴露部位可擦驱蚊膏或防蚊水,也可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驱避蚊虫。

四是注重环境卫生,清除房屋周围的杂草、填平水坑,减少蚊虫孳生场所,降低蚊虫密度。

五是平时注意营养,注意休息和心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

刘颖呼吁,出国务工人员和医务人员要增强预防疟疾的意识,出国务工人员回国后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尽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境外流行病学史。

作者:吴玉玺

责任编辑:袁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21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