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年届八旬获诺奖,她是现实版励志大片女主角

年届八旬获诺奖,她是现实版励志大片女主角



呦!她终于获奖啦!成为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两位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WilliamC.Campbll和Satoshi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一下子,屠呦呦这个不太被公众熟知的名字闯入了国人的视野。屠呦呦是谁?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已见诸报端,科学界关于屠哟哟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甚至关于她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这位因在年度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而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的药学家,却还有一个称号——“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

那么,为什么是她捧起了诺贝尔奖?其人其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在此次获奖之前,屠呦呦就已经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屠呦呦,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年,屠呦呦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每年全世界有上百万人死于疟疾,这其中很多都是非洲的儿童。据估计疟疾使非洲每年损失亿美元,但仅靠其中的一小部分即可控制疟疾。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就在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这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科研经费、科研体制的探讨。这一点,在她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之后,又一次被媒体热议。

面对如此多的议论,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教授是如何回应的呢?

“我是看了电视才知道自己获奖。没有特别意外的感觉,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屠呦呦

“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在年获得拉斯克奖、面临极大争议时,屠呦呦毫不犹豫地将奖项分享给了整个中医界。

最后,引用屠呦呦教授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中的一句话来结尾,其实,这也是她一生的信念和希望。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中药馈赠给人类的小部分礼物(或潜力)。我的梦想是用中药帮助我们在全球战胜危及生命的疾病,造福全人类。”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长按并识别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白芷酊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1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