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200多年前的法国时尚,不仅处女座不能忍
200多年前的法国时尚,不仅处女座不能忍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是时尚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以时尚女王玛丽·安托瓦内特为中心,王公贵族们掀起的热潮百花齐放,其中不乏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流行趋势:肺结核成为“优雅浪漫”的代名词;诸国贵族放弃母语以说法语为荣;公共厕所直到年才出现;路易十三每年只沐浴两次……阿信在领教了这些另类“时尚”之后不得不感叹:法!会!玩!
肺结核=浪漫?
年,小仲马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茶花女》。
5年后威尔第将这部作品改编成了歌剧,直到今天仍然大受欢迎经久不衰。
读过这部小说或者看过这部歌剧的人,一定会对其中的故事内容感到有些奇怪吧。大家都知道女主人公身患结核病,可是却非常自然地与她进行交流。难道结核病不可怕吗?当然可怕。结核在当时是不治之症,甚至被称为“白色鼠疫”。那为什么结核病患者没有像鼠疫患者那样被隔离呢?当时的人不知道这是传染病吗?
歌剧《茶花女》剧照
确实如此。直到19世纪末,科赫才发现结核菌的存在,而在此之前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疾病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因此茶花女才能够通宵达旦地举办舞会,继续自己的交际花事业。
结核最早是流传于王侯贵族之间的疾病。因为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城堡和沙龙内,病菌很容易蔓延。蓬巴杜夫人就死于结核。18世纪的名人们罹患结核的有威尔第、卢梭、西拉、康德等。19世纪的有肖邦、勃朗特姐妹、巴尔扎克、梅里美、惠特曼、韦伯、契诃夫、爱伦?坡等。
结核的初期症状表现为脸色苍白,然后因为发热而脸色变红,身体逐渐消瘦。19世纪初期,人们认为这种病态“非常优雅!非常浪漫!”,坚信这种疾病具有艺术气质。
小仲马讽刺地写道:“每个人都得了肺病,特别是诗人更是如此。30岁的时候因为这种病去世被看作是一种魅力。”结核竟然变成了时尚!
拜伦也说过:“真想死于结核啊。这样那些妇人们就会不无叹息地说‘那位诗人在死的时候都如此具有魅力’。”(遗憾的是拜伦在战场上死于疟疾。)就连身强体壮的瓦格纳,在看到因为结核而咳喘不止的韦伯时,也满怀憧憬地发出了“多么帅气啊!”的赞叹。
死于结核的蓬巴杜夫人
这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时尚,女性都纷纷把自己打扮得好像生病了一样。她们把脸部涂得苍白,好像随时都要晕倒一样,脸颊处涂上阴影显得瘦削,眼睛下面画出眼袋,通过节食来保持身材,穿着很薄的毛斯纶裙子。
上面的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骨瘦如柴的模特吧。由于过于限制体重可能引发厌食症,因此身材太瘦的模特被禁止参与演出。在当时这些女性的过分举动,似乎也引起了男性们的不满。
就连对约瑟芬白皙的肌肤非常迷恋的拿破仑,都这样说道:“约瑟芬,抹点红粉吧,你现在看上去就好像死人一样。”
对清洁的需求为零?
在凡尔赛宫的“浴室”里,有一个用大理石堆砌出来的八角形的浴槽。除此之外还有镶嵌着金色或白色的木板、带有热水装置的浴室。乍看上去,给人一种当时的人也和现代人一样有洗澡习惯的错觉。
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
凡尔赛宫内部
中世纪之前还好,到了16世纪以后欧洲的公众浴池大幅减少,原因之一是公众浴池被认为是梅毒和鼠疫的传染源。另一个原因是洗澡时要全裸,所以遭到圣职人员的批判,说这是伤风败俗。此外,医生也对公众浴池提出了反对意见。
尽管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当时的医生确实认为洗澡会使人的头脑变得迟钝,身体变得脆弱,毒素会通过皮肤渗透进身体。
于是人们对水产生了恐惧,民众的身上都长满了虱子和跳蚤,就连王侯贵族们也没能幸免。只不过他们身穿华丽的衣服,身上也喷着浓浓的香水来作为掩饰。
以德国为例,年,普鲁士公主的老师对她说“至少每隔两三个月应该用梳子梳一次头”。某位作家关于萨尔扎特宫的浴室这样描述道:“从来没听说这个浴室使用过,也看不到任何使用的痕迹。”
凡尔赛宫一定也是一样吧。路易十三的御医,每年只允许他入浴两次,路易十四非常讨厌洗澡,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换五件衬衫来掩盖体味。
到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时代,洗澡的好处似乎多少得到了一些认可。她有一个专门的入浴负责人,还有关于她一边泡澡一边接待来客的记录(身上穿着比较薄的衣服)。
克尔斯滕·邓斯特在电影《绝代艳后》中饰演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但是根据温迪施格雷茨公爵夫人对玛利亚?特蕾莎的报告,安托瓦内特非常不讲卫生,甚至连牙都不刷。
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当时的凡尔赛宫之中,飘荡着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臭味。
从极致奢华到极简主义
在卢浮宫美术馆,所有人都会第一个去看的肯定是《蒙娜丽莎》,而另一个所有人肯定都会驻足欣赏的,则是达维特的《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年)。
这是一幅非常巨大的画作。长9.79米、高6.21米,面积大约6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寓的套间。经常把“越大的东西越美丽,庞大且广阔的东西会使人忘记它的缺点”挂在嘴边的拿破仑(本人却非常矮小),肯定对这幅画非常满意吧。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
这幅如同新古典主义纪念碑一般的巨作,包括宫廷人、圣职人员、军人等超过个人物。地点在巴黎圣母院的祭坛。画中的拿破仑,正在将王冠戴在自己的爱妻约瑟芬的头上。从左边的天窗处照射进来的光芒,将拿破仑映照得如同神灵一样。值得注意的是站在周围的女性们的发型和服装都是好像制服一样的白色贴身衬裙。由此可见,以大革命为界,法国的流行趋势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过度豪华的宫廷风格已经成为过去。从曾经的极致奢华,变成现在的极简主义,或许也是一种必然。白色象征着纯净,非常适合这个刷新一切的时代。
发型也变得简单起来。假发已经消失不见(巴士底狱被攻占之后,如果头戴假发撒上发粉出门,就有被送上断头台的危险)。最多只是把头发简单地盘一下或者扎上头绳。
质地柔软的毛斯纶服装都是高腰款,衣襟大大地敞开着,胳膊也整个露在外面。也就是说,只有胸部丰满,腰身纤细,臀部挺翘的年轻女性穿起来才好看。
法国女子夸张的束腰
因此,这一流行趋势的寿命很短。只有年轻漂亮的人才能穿,稍微上一点年纪的人穿起来就完全没法看。就算用束腰来掩饰身材,也因为这种面料的质地过于柔软,一下子就暴露了。
在这幅画完成四五年后,这个短命的流行趋势就在大家“这样太冷了”之类的借口中,被天鹅绒和毛皮等温暖且豪华、最关键的是能够掩饰身体线条的服装所代替。
江户美人与巴黎美人的美容秘笈
生活稳定、衣食无忧之后,平民家的女性也会开始打扮自己。在江户时代,镜子和化妆品供不应求,甚至还出现了指导你如何变成美女的各种书籍。
其中年出版的佐山半妻丸著的《都风俗化妆传》,成为了最为畅销的书籍,再版5次,长销近百年。
书中的内容包括美白、使圆脸看上去变得细长、遮住色斑……和现代的女性杂志中美容相关的主题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眼睛的大小。水灵灵的大眼睛并不受欢迎,书中详细介绍了使眼睛显得细长的化妆方法。
江户时期的美女形象
还有平复皱纹的方法。用淘米水煮猪蹄,睡觉前涂抹在脸上,第二天早晨用淘米水洗脸。坚持使用的话就可以拥有少女般的肌肤(不过在当时似乎很难搞到猪蹄……)。
同一时期,巴黎也出版了大量的美容书籍。《美容大全》、《贵妇人美容术》、《美容方法》等等。具体地讲述了如何美白、遮住色斑、平复皱纹等美容方法。
正如前一章节里提到过的那样,法国大革命后的化妆方法,可以说与之前完全相反。曾经贵族们不论男女都喜欢把脸颊涂红—正如卡萨诺所说的那样“红色,是陶醉在爱情之中的表现,不能自然地表现出来”——但现在流行的是自然的白里透红的肌肤。
为了化妆,身体就必须干净整洁,因此一个注重个人卫生的时代(终于)来临了。实际上,资产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区别,也开始表现在清洁度上。
不过,江户的美人与巴黎的美人相比,在清洁度上相差甚远。就连之前提到的那本美容书上都这样写道:
“牙齿最少一周洗一次,头发两个月洗一次,脚要隔1周一次进行清洗。”真是令人目瞪口呆。
宫廷画师的水准
在没有照相机的时代,王侯贵族要想将自己的肖像流传于世,只能委托宫廷画师来描绘肖像画。
其结果可想而知,除非这位宫廷画师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否则不管多么伟大的统治者,都无法留下“永远的刻印”。伊丽莎白一世、彼得大帝、玛利亚?特蕾莎这些杰出的人物,竟然都没能留下代表他们精神和灵魂的肖像画,不得不说非常遗憾。
相反,即便是昏庸无能的国王,只要拥有一个天才画师的话——比如委拉斯凯兹描绘的《菲利普四世像》(普拉多博物馆藏)。画中的菲利普四世身穿一袭黑衣,挂满了珠宝饰品,站在空无一物的背景之前。哈布斯堡家族特有的长脸、突出的下颚、红色的鼻子,未经美化如实描绘出来的相貌十分丑陋。即便如此,其独特的站姿以及与生俱来的威严,通过画面表现出一股强烈的压迫感。
凡?戴克描绘的《查理一世行猎图》(卢浮宫馆藏)也是如此。纤细柔弱、散发着浪漫气息的身姿,仿佛预见到自己将会在清教徒革命中遭到处决的命运,完全是一副悲剧国王的模样。
《查理一世行猎图》
那么,两位“相似的王妃”又如何呢?
玛丽?路易莎的身边有一个名为戈雅的天才。在著名的《卡洛斯四世一家》(年,普拉多美术馆藏)中,路易莎的脸被描画得像是一只踩扁了的中华蟾蜍。
身上的华丽衣着更显得她的样貌惨不忍睹,如果是普通的女性肯定会将这幅画撕毁扔掉。(除了这幅画外,戈雅对路易莎都进行了美化,因此看上去完全判若两人。)
《卡洛斯四世一家》
可是路易莎却毫不在意地将这幅画挂在墙上,或许戈雅早已看出王妃宽广的胸怀。而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身边,有维杰?勒布伦等只会迎合圣意的画家。他们按照主人的要求美化或进行自我陶醉的描绘,既没有批判精神,也没有敢于触碰对方灵魂的胆量,只求画面美丽。
如果法国也有一位像戈雅那样的人,为鼎盛时期的安托瓦内特作画,或许能够描绘出隐藏在华丽外表之下的不安与孤独,以及对未来可怕命运的预感吧……
本文摘自《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上)》
(日)中野京子著
中信出版社.11
-End-
编辑:赵佳然.11.12
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