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预防疟疾,保障健康
预防疟疾,保障健康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疟疾的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
疟疾的临床表现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纱门、纱窗、蚊香等,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杀灭成蚊,消除积水,铲除蚊子孳生地。
进入疟疾流行高发区时,应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必要服药预防。
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疑似疟疾症状,特别是既往有疟疾流行高发区外出史的病人,医院就诊,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疟疾病人一定要遵照医生嘱咐,进行正规治疗,及时服药并服足规定的药量,才能彻底根除病根。否则,疟原虫可能残留体内,导致以后甚至十几年以后病情复发。
温馨提示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对从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各国返回,且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警惕疟疾。
出国前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了解境外疟疾流行状况。
赴疟疾高度流行区工作、学习和生活,请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和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
回国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回国后1个月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医院就诊,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出国史,便于医护人员排查疟疾。
郑华国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