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有关疟疾基本常识知多少
有关疟疾基本常识知多少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疟疾反复发作后,病人会出现贫血、肝脾肿大,如未及时治疗,易出现脑型、超高热型、厥冷型和胃肠型等凶险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灭蚊工作是预防疟疾的关键。
防蚊和灭蚊的主措施有:挂蚊帐,夜间在室内点驱蚊药片或蚊香。用奋斗呐、泰康杀虫剂浸泡蚊帐,效果也很好;在身体外露部位涂抹驱蚊膏及消灭蚊虫孳生环境等;居住区周围应保持干净整洁、疏通积水,在下水道经常喷杀虫药等;平时多吃些维生素B1也有利于防止蚊虫叮咬。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米高至海平面以下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表现:
疟疾潜伏期因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恶性疟平均为12天,三日疟平均30天,间日疟和卵形疟平均14天,但间日疟有时可长达12个月以上。经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血中疟原虫的数量有关,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
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发冷期 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
3.发热期 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C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
4.出汗期 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
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