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转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转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年4月26日,是我国的第13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让我们在应对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01

年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

2.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4.派驻疟疾流行区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指导团组做好疟疾防护,并及时诊治可能的疟疾患者。

5.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6.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性新冠肺炎和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对确诊的疟疾患者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

7.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

(图片源自江苏寄生虫病防治)

02

疟疾的防治相关知识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现代遗传学家通过分析古人基因发现,至少六千年前疟疾就开始感染人类了,比我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还长!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元朝大德年出征滇南、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面对都因疟疾而失败;二战时期,美日两军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都被共同的敌人——疟疾打败;从屠呦呦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起,疟疾这个古老的传染病重新进入了公众的视线。而今,在非洲、东南亚等地,疟疾依然是一种严重并可危及生命的疾病。每年有约2亿多人感染疟疾,每年约40万人死于疟疾。4月26日恰逢第13个全国疟疾日,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传染病吧。

当前全球疟疾病例发病分布图(图片源自江苏寄生虫病防治)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等,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

疟疾有哪些症状?

除了呈周期性的发热、寒颤和出汗,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酸中毒等。如不及时救治,会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入含疟原虫者的血液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10-15天。

如何预防疟疾?

在疟疾流行区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的黄昏和夜间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防蚊液,室内可采用杀虫剂滞留喷洒或使用蚊香和蚊帐。

得了疟疾怎么办?

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一旦确诊为疟疾病人,需按照医嘱全程、足量进行抗疟治疗。

03

我省疟疾防治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一)我省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我省曾是受疟疾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为主要流行期,最高年发病率达.74/万(年)。在全省几辈疟防人员的艰苦奋斗下,年黔东南州、黔南州的凯里、麻江、都匀等12县(市、区)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年以来全省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维持无本地感染病例状态。年8月,贵州省成为全国第9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省级技术评估和终审评估的省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二)防治输入再传播,联防联控在行动。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消除疟疾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卫生健康、海关部门充分发挥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重要作用,协作配合,积极做好回国返乡人员的疟疾宣传和防控工作。一是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将入性疟疾排查列入《贵州省防范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工作方案》中;二是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价加强对入境人员开展疟原虫检测和诊治工作的通知》;三是由疾控中心和贵阳海关联合编写了《致有海外项目企业的一封信》,做到重点人员宣传不放松。

转自:贵州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20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