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古时候的ldquo南方瘴气rdqu

古时候的ldquo南方瘴气rdqu



作者:江雪红单位: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史书上神奇的“南方瘴气”经常读史书或小说的同学会发现,古人在南方经常花式中毒,比如常出现“打摆子”情况,因此,他们对传闻中的烟瘴之地,几乎是谈虎色变。这“南方瘴气”和“打摆子”的中毒症状到底是什么关系?所谓“打摆子”指的是湖南部分地区的一种方言,指的是疟疾。得病的人会全身发冷和发热,在发病的时候会有全身发抖,在发抖的时候,肢体有摆动,全身颤抖,所以叫做是打摆子。那什么是疟疾,这“南方瘴气”为什么会引起疟疾呢?疟疾的英文单词Malaria,即不好的空气的意思,那不就是我们所说的瘴气?其实引起疟疾的病原体的疟原虫,疟原虫的终宿主是蚊子,中间宿主是人。南方多峻岭,所谓瘴气,可能是在瘴气中被蚊子叮咬后,感染了疟原虫,由此引发疟疾。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3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统计,目前仍有99个国家流行疟疾,约33亿人受威胁,死亡人数近70万,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非洲。年,全球仍有91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有2.16亿新发病例,约44.5万人死于疟疾,每两分钟夺走一个儿童的生命。那夺走这么多生命的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到底长着什么魔鬼样子呢?其实,疟原虫总共有四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在我国,引起流行的大部分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输入性的疟原虫较少见。疟原虫的形态有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四种不同阶段。我们来看下间日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的镜下形态。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环状体以后各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血片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天蓝至深蓝色,疟色素呈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褐色。四种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发育各期的形态又各有不同,可资鉴别。除了疟原虫本身的形态特征不同之外,被寄生的红细胞在形态上也可发生变化。被寄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变化以及变化的特点,对鉴别疟原虫种类很有帮助。下图为四种疟原虫的鉴别要点:寄生于人体的4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二个宿主。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在红细胞内,除进行裂体增殖外,部分裂殖子形成配子体,开始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蚊体内,完成配子生殖,继而进行孢子增殖。我们来看下疟原虫的生活史。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疟疾的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疟疾发作、疟疾再燃与复发、脾大、贫血、虐性肾病及凶险性疟疾。怎么才能诊断是否感染了疟疾呢?

01

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02

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03

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疟疾怎么进行防治呢?最后,在缺乏有效疫苗之前,防治疟疾的最好办法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编辑:小冉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8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