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宁波海关在
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宁波海关在
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从年起将每年4月25日定为“世界疟疾日”,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今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疟疾日”。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峻,确诊总数已经超过了万例,死亡病例超过了17万,境内传染病防控压力陡增,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年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
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确定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疟疾简介
什么是疟疾?疟疾(malaria)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主要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形疟。
疟疾的危害: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其中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疟疾的流行情况:疟疾流行于热带、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东南亚、东欧及南印度洋地区,涉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疟疾在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全球每年疟疾感染病例在2亿例以上,病死40万例,病死病例中约有2/3为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约占总数的94%。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传染源;彻底消灭按蚊,主要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发展池塘、稻田养鱼业,室内、畜棚经常喷洒杀蚊药等;搞好个人防护,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
屠呦呦与疟疾
我国学者屠呦呦发现了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据此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的一篇文章,古书籍记载,公元年,青蒿曾被用于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的一个标志)。在这种草药中,屠呦呦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疟疾感染的化合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青蒿素。她自愿成为第一试药人。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口岸疟疾预防控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宁波海关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口岸疟疾防控,防止疫情叠加造成暴发流行。
一、定期开展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风险评估,制定完善口岸疟疾防控工作方案,提高输入性疟疾病例检出率。
二、强化对来自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疟疾高流行区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工作,做好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排查、采样检测、蚊媒监测控制等工作。
三、对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通报的、居住地为本辖区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及时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后续跟踪。
四、加强与口岸联防联控单位的沟通,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维护宁波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五、在出入境口岸组织开展以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等为重点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工作。通过各类媒体加强相关信息宣传,提高疟疾防控知识的社会知晓率。
旅行小贴士
海关建议:前往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劳务或旅游的人员,在出国前可以向当地国旅卫生保健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增强防蚊防病意识。
境外旅行时采取有效蚊虫防护措施: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暴露皮肤涂抹防蚊霜;避免在黄昏、黎明等蚊虫活跃期外出;室内可点蚊香、喷洒防虫剂、使用喷有防蚊虫剂的蚊帐等方式预防蚊虫叮咬,从而避免感染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
在外务工期间或者归国后如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境外旅行史,避免因为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发展成重症,进而危及生命。
甬关在行动
为迎接第13个“全国疟疾日”,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宁波海关举办了各种疟疾防治的宣传活动,对出入境人员有针对性的提供疟疾健康咨询和指导。
图为机场海关开展疟疾防控知识宣传
图为大榭海关关员使用二氧化碳捕蚊机开展蚊类监测
图为大榭海关开展疟疾防控知识宣传
供稿单位:卫生处大榭海关机场海关
责任编辑:周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