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红色文化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上的

红色文化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上的



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

历史上的疫病防控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的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县以下没有卫生行政机构,除平原、沿海医院外,主要靠中医走村串户行医,山区则更是缺医少药,巫医风行。加之农村卫生条件差,水源、粪便管理困难,夏秋蚊蝇密度高,疟疾、回归热和斑疹伤寒、痢疾、黑热病、流感和疥疮等疫病对我山东部队健康影响较大。

一、确立“预防在先”的思想

抗战初期,环境艰苦,战斗频繁,医务人员主要忙于战伤救治和经常性医疗工作,疫病防控工作有所忽略,部分部队曾发生疫病流行。年3月30日,山东纵队卫生部翻印《暂行卫生法规》(军委总卫生部颁布),强调做好部队防病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两预防,胜过十磅治疗”。年1月,山东纵队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卫生人员“不能消极地等待治疗病人,要积极地去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部队健康。”会后又提出“十条卫生工作意见”,重申做好防病工作保障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意义,并电发所属各部队贯彻执行。年6月,第五期整军期间,《前卫报》刊登了《五期整军与卫生工作》社论,阐述了做好防病工作对保障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年春,山东军区卫生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预防在先,治疗在后”的卫生工作指导方针。

全区部队各级卫生部门都用了相当大的力量抓了传染病、多发病的预防。到敌占区采购药品时,除了优先购买外伤用药外,还优先购买预防用药。各制药厂除了重点生产外伤用药外,还被要求重点生产治疗疟疾、痢疾、回归热和斑疹伤寒、黑热病、感冒等病用药。经过一系列工作实践,“预防在先”的思想逐步形成,卫生机关和卫生工作人员深入部队基层指导,开展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

山东新华药厂工人正在配置药品

二、常见疫病及流行原因

疟疾在山东被群众俗称为“打摆子”或“发脾寒”,当时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在山东鲁西南、鲁北地区较为严重,有“十人九摆”之说。在年,鲁中军区有的部队发病率高达80%,曾有一个连队由于全连都患了疟疾,60里路行军三天还未到齐。流行原因主要是:根据地居民中发病普遍高,鲁中、鲁北、鲁西南地区有的村庄几乎每家都有疟疾病人,部队行军到哪里都有传染源;部队中存在着大量的带疟原虫者,因为当时药品困难,一般是停止发作就停止服药,没有彻底治愈,传染源随部队移动;缺少灭蚊药和防蚊装备,部队未能普遍配发蚊帐。

回归热和斑疹伤寒在年大流行于鲁北地区。鲁中、鲁南和胶东区年和年先后两次大流行,蓬莱、黄县有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年,鲁中部队(此时鲁中军区尚未成立)发生回归热大流行,蒙山支队发病最多,某团(蒙山支队两个团建制存在历史时期极短,根据活动地域推测该团应该是蒙山支队2团)7连除指导员一人因公外出未染病外,全连患病。胶东军区部队年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5.7%。流行原因主要是:群众和部队生活条件都很差,冬季普遍生虱子,有了病人没有条件及时隔离,致使虱媒传染病相互传播流行。

医院化验室

痢疾常在夏秋季节流行,危害军民健康。部队和群众每年都有大批病人发病,胶东军区部队年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9.5%。流行原因主要是:军民中有大量传染源存在,农村和山区卫生条件很差,粪便不做掩埋,水源污染严重;没有特效药,多对症治疗,病人症状消失即不再治疗,成为长期带菌者或慢性痢疾患者;食物没有防蝇罩,易被蝇污染;战士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黑热病在山东被群众俗称为“大肚痞”,流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分布较广且各地均有散发和流行。胶东军区部队年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0.57%,鲁中部队发病高于胶东。流行原因主要是:有传染源存在,没有防治白蛉叮咬的有效办法。

流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常有发生,特别是一时集中发生,必然影响部队行动,当时被视为难以预防的疾病之一。因对流感和感冒鉴别诊断只能从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来区分,统计发病数中实际上含有不少普通感冒病人,以胶东军区部队为例,年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2.5%。流行原因主要是:冬季寒冷,部队御寒衣物不足,集团生活,发生感冒,极易传播。

疥疮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第一一五师入鲁不久,疥疮大批发生,有的连队大部患疥疮,夜间奇痒,影响睡眠,混合感染形成浓疮者,影响行军作战。流行原因主要是:农村居住条件差,部队住在群众家里,一个土炕睡一个班,两三个人盖一床被子,造成了疥疮传播的条件。

三、部队防疫工作

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部队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举办各级军政领导干部集训班、教导队时,都安排有卫生管理教育课程。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军政首长和司令部门都反复强调基层军政领导要学会连队卫生管理,抓好防疫工作。

罗荣桓(左三)、白备伍(右二)、罗生特(左二)等人合影

1.各级军政首长重视

无论第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第一纵队,或后来的山东军区的各级军政首长,都重视防疫工作。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亲自督促部队大扫除、烫洗衣服。山东纵队政委黎玉在年6月23日高干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医务卫生工作,健全战时救护工作,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消灭传染病,保证全军健康”。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年11月抱病出席山东军区卫生部召开的卫生工作会议并作《卫生干部要加紧整风》的报告;年4月20日亲自签发“关于连队卫生工作的几个规定”训令。

2.做好宣传教育

宣传内容有针对性。对基层干部侧重于认真贯彻各项卫生制度与防病的关系,对一般战士则由浅入深地宣传不讲卫生的害处,对炊事员、司务长和管理员则着重讲解食物烹调对营养素损失的影响和注意食品卫生。

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坚持定期上卫生课讲解卫生防疫知识,张贴简明而生动的卫生标语、宣传画,发动战士编写有关卫生防疫知识的黑板报、墙报,进行化装宣传或演出活报剧,举办实物展览(如山东纵队在年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卫生展览,用照片展示回归热、伤寒病人的形象,讲解这些疾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方法),利用卫生刊物和报纸进行宣传卫生知识(山东纵队年创办《卫生半月刊》,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年印发《卫生管理规则》,胶东军区编印《夏季卫生常识》《大练兵卫生教育参考资料》《冬季防病常识》)。

行军作战前进行卫生教育。各部队一般以营为单位,由卫生所长或军医负责对行军作战中可能发生的疾病及其预防方法进行讲解,已经成为制度。同时召开全营卫生员、卫生战士会议,布置卫生宣传任务,准备宣传用品,分工在行军途中书写和张贴宣传标语。如夏季行军时在水井旁写上“井水虽然凉,病菌里面藏”;在休息地写上“为了防中暑,休息找荫凉”;冬季行军时则在沿途休息地张贴“为了防感冒,不要随便脱衣帽”等标语。

山东部队战士整理个人卫生

3.健全卫生制度

第一一五师继承了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各项卫生制度是比较健全的,入鲁以后,结合山东实际,进行了修订。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在年下发了《关于夏季整军中卫生工作》的训令,对公共卫生做了详细的规定:在个人卫生方面要求做到每周洗澡一次、烫洗衣服一次、剪指甲一次,每日刷牙一次,每月理发一次。山东纵队成立以后,翻印下发了要求部队依照执行的《暂行卫生法规》(军委总卫生部颁布);年又在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期间提出“十条卫生工作意见”,要求部队开展卫生防疫宣传,灭虱、灭蚊、灭蝇,以班为单位挖厕所和污物坑,提倡“中餐西吃”不喝生水。胶东军区还规定了疫情调查和疫情报告制度。年1月,山东军区下发《卫生工作指示》,要求各部队“百人以上的连队每月住院者不超过2人,春季要种牛痘,夏季要注射伤寒、霍乱疫苗”。年山东军区正式颁发了《部队暂行卫生制度》(附管理细则),对环境、厨房、室内外、个人、马厩、病人等卫生管理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为及时了解广大指战员的健康状况,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先后建立了体检制度。各部队在执行中很重视新兵入伍体检,如胶东军区每批新兵入伍均做体检,并规定了7至10天的检疫期。年,胶东军区对一批解放战士进行体检,对不符合入伍标准者,均按制度规定做了处理。年底,山东纵队卫生机关为司、政、供、卫、警卫团及直属队名干部战士进行了一次健康检查。胶东军区对全区部队进行了一次健康检查。

山东部队宿营时自建厕所

4.开展卫生运动

山东部队利用战斗间隙,动员广大指战员和驻地群众,开展卫生运动。第一一五师的做法是经常开展卫生突击活动,保持驻地环境卫生,入鲁后仍然坚持这一做法。为了预防回归热和斑疹伤寒的传播,教育部队要特别重视个人卫生,做到经常晒铺草、被褥,按时烫衣服,强调夏季经常洗澡,冬季经常擦澡。年“八一”建军节,山东纵队学习第一一五师师部及教导第二旅等部经验做法,归纳出六条经验向部队推广:经常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清洁;挖深坑小口厕所,防蝇防臭;门口挖痰盂;除冬天外尽量睡高铺;不共用一盆水,实行分水洗脸;不乱用碗筷,实行分菜制。

开展一年一度的春季卫生运动月活动。年,山东军区卫生部向全区部队发出《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月的指示》,规定每年4月12日至5月12日开展卫生运动月活动,广泛进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巩固和健全各项卫生制度,添加卫生设备,改善生活增加营养,军民同心大扫除,开展灭蝇灭蚊活动,清除杂草、垃圾,排放污水、填平沟坑。

四、支援地方卫生工作

在根据地建设初期,地方政府系统没有卫生机构,由山东纵队各级卫生部门兼管地方的卫生医疗工作。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山东部队抽调人力、物力,帮助地方建立卫生机构,开展卫生运动,为农村防病治病、培训卫生人员做了大量工作。

年以后,山东军区抽调卫生干部,帮助鲁中、鲁南、胶东成立了行署卫生处,由各军区卫生部长兼行署卫生处的领导,并建立地方各医院。为加强地方卫生技术力量,胶东军区抽调卫生学校毕业学员40余人,到行署卫生系统工作。山东纵队第一旅所属部队帮助村镇组织卫生委员会。胶东军区司令部指示“建立地方武装的卫生组织,对50人以上的区中队应协同政府卫生机关,设法配备卫生员1人”。

在帮助地方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中,胶东军区教导第二团、第十三团、第十六团、金厂等单位,以军队为主体成立医药合作社12处。采取“军民合办、公私合办、中西合作”形式,为群众服务。胶东军区第十四团、第十六团、医院一所、三所等单位,帮助地方开办训练班,培训民兵卫生员人。结业后分配到联防自卫军的营连工作,在救护和转运伤员中起了很大作用。这些民兵卫生员还担任村卫生委员会委员,成为推动农村卫生工作的积极分子,受到群众欢迎。

五、军民结合,防治疫病

山东部队在敌后分散游击作战中,每到一地宿营,即帮助当地居民打扫庭院街道、整顿驻地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污物。深入村户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并组织群众向疫病作斗争。第一一五师年《卫生工作指示》中,要求部队“帮助地方开展社会卫生。各伙食单位由卫生人员在本村召开群众卫生大会,宣传卫生,调查疾病”。每年春季,部队与群众共同开展卫生运动月,军民共同组织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广泛宣传卫生运动的意义和卫生防疫知识,动员群众破除迷信,讲究卫生,预防各种疫病。冬春季节为了预防回归热和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动员群众用开水煮烫衣服,拆洗被褥灭虱。如发现传染病人,即行隔离治疗。清河区年各县小学二年级使用的战时综合课本第一册第四课即《春季卫生》,卫生防疫教育从小学抓起。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确保根据地军民的健康,部队卫生领导机关还组织卫生人员,向部队和驻地群众宣传预防接种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渠道从敌占区购买大批牛痘苗和伤寒、霍乱混合疫苗,为部队和驻地群众进行预防接种,有效地预防了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欢迎。

年和年,第一一五师进入鲁南疟疾高发地区,有的村庄群众几乎全部染了疟疾,部队疟疾发病也很高。卫生人员除千方百计地突击治疗部队病人外,还拿出较多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治疗疟疾病人。同时,发动群众和部队一起大搞卫生突击活动,清除杂草垃圾,填平沟渠,疏通排水渠道,排放污水,消灭蚊子孳生地。动员群众灭蚊防蚊,夜间用艾蒿熏蚊。积极向群众宣传蚊子如何传播疟疾和预防疟疾的办法。年春,鲁中地区发生回归热大流行,山东军区卫生部长白备伍亲率医疗队赶赴疫区,广泛开展卫生宣传,突击治疗病人,帮助地方卫生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广泛发动群众灭虱,进行卫生整顿,不仅很快控制了疫情,也提高了地方卫生人员的防疫能力。年夏,临朐县九山、米山一带疟疾和流脑大流行,部队医疗人员深入农村进行防治,以中药治疗为主,少数病人用奎宁,疫情有所缓和。年秋,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的蓬莱、黄县一带也发生了回归热大流行,几乎每户都有病人。胶东军区卫生部立即调集医务人员和医训队学员组成医疗队和医疗小组,深入疫区农村,挨门挨户了解疫情,抢救病人,给病人注射亚砒酸,并动员群众煮烫衣服灭虱,很快控制了疫情,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

附:八路军一一五师暨山东部队卫生机构的建立与发展资料

抗战初期,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最初只有参加起义的为数很少的医务人员。后来陆续动员一批医生参军,逐渐建立起卫生机构:天福山起义部队成立了一个30医院,后来发展为第五支队军医处,处长袁荣,所辖三个团也建立了卫生队;徂徕山起义的第四支队成立了支队医务处,负责人张一民,后处长刘超;黑铁山起义的第三支队成立了支队卫生处,处长王洪恩;临淄三医院,院长张鲁斋,后来改编为第三支队第十团卫生队,队长王星阳。年5月,白备伍、张曼云、高培武等由延安到达山东,与第四支队医务处共同医院,政委白备伍,医务主任刘超;为弥补医务人员不足,又成立了卫生训练队,队长张景悯,就地招收青年学生,培训护理人员。6月以后,各游击支队相继建立卫生处,至年底,各支队下属各团也相继建立卫生队,营建卫生所,但均不健全。年1月,医院为基础,成立山东纵队卫生部,白备伍任部长,下设医务、保健、材料、管理四个科和卫生员训练队、门诊部。同年,山东纵队卫医院。年1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纵队卫生部改为山东军区卫生部。

平型关战斗后,第一一五师卫生部一分为二,卫生部副部长谷广善率领一部随师主力转战晋西和晋东南,随后于年3月东进山东。入鲁后,谷广善任卫生部长,彭嘉庆任政委,刘放任副部长,李智光任医务科长,下设医务、保健、医院(院长邱国光,医务科长黄乎,下辖三个医疗所)。年10月,第一一五师整编为七个教导旅和鲁南军区,各旅成立卫生处(教导6旅为供卫合一),设医务、保健、材料科和一个休养所。鲁南军区编有一个“医院”,下设三个隐蔽所。

年3月,第一一五师卫生部与山东军区卫生部合并,成立统一领导全区所有主力与地方部队卫生工作的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白备伍,政委谷广善,副部长刘放,医务主任黄农。第一一五师医训队与山东纵队卫生教导队合并,成立山东军区卫生学校,刘放兼校长。年10月,山东军区卫生部机关大部人员随部队进军东北,山东部队的卫生工作由北上的新四军卫生部领导。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8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