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疟病的定义与分类
疟病的定义与分类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第十三部分
第7章13.4.1疟病篇、鳖甲煎丸
第1节疟病的定义与分类
各位同学,今天大家来上课,心里头大概觉得很委屈哦,因为要教《疟病篇》嘛。这个很多东西病不到啊,就会觉得比较无聊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这本书每一个病,大家都病得到的嘛对不对?但我自己好像觉得很精彩的,比如说痛风的医法啦,那也不是在座的人人都闹痛风嘛。只是疟疾以现在的常识范围来想的话,好像离我们遥远一点哦。
那我是说,这个课,这个教疟病这个哦,我昨天上课也是觉得很委屈啦,就是觉得我在家里面啊备课的时候,也是备得差不多是肝脑涂地了,可是我自己来讲的时候,我也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味道,然后呢,昨天的同学也睡倒大半哦,那你想哦,因为疟病篇你不要说它就短短的几条,讲一下就讲完了。
可是里面呢新出现的本草加一加,大概有九味还是十味吧,那一个晚上飚九味本草哦,这个基本上你说同学能够真的听进去什么呢?大概不行啊,而对我自己来讲的话,我也觉得我准备本草一向是比较花时间的,然后这个礼拜就为了它弄到已经是搏命演出了哦,结果反而是演出效果非常之不良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状况。
有一些药倒是真的我就觉得也只是随便念一念带过去就好了,因为说起来我觉得,开药哦,也不一定会用到什么紫薇花这种药哦,有的时候大概用别的药。好像用这种话题当做开场白哦,真是很让自己沮丧的一种开始的方法,真是要命。
那上次上课有讲到那个雄黄薰法,那我那时候想到就是就照古时候的人啊,什么放个玻璃罐什么,又底下烤火,后来发现其实现在都不是这样子在薰雄黄了,就是雄黄如果你再拿个瓦罐、玻璃罐去底下用火弄的哦,那还是太麻烦的啦,那现在一般的怎么弄呢?就是你拿一个金属罐子,然后里面先丢一把艾草,然后你把艾草点着了,然后把那个雄黄粉洒在上面,用艾草的火直接烤雄黄粉就可以哦,这样子也有雄黄烟可以用了。
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疟病的话呢呢,我必须要先说一下下《黄帝内经》对于疟病的分类哦跟定义,因为张仲景这一篇的条文啊,有很多是从《内经》里面抄出来的,所以基本上,一向不是很跟《内经》同进退的张仲景医学,在这一章的地方呢,倒是跟《内经》相当的接近。
可是当你读了《黄帝内经》的这个疟病的病机说明的时候哦,你就会发现《黄帝内经》终究还是没什么超能力的人类写的,就是在那个年代啊,的确是没有那个疟原虫的观念,就是它会用这种哦疟病的发作,是疟病黏在什么人的营卫的那个营分比较深,所以它很久才能跟卫气接触一次,所以才会发病一次。
就是看起来好像在写感冒一样,摆明了就不晓得疟原虫,只是他会觉得这个病邪黏得比较紧哦,就是说它是什么,什么“横连募原”之类的讲法,就是会觉得会比一般的感冒要黏得厉害一点;但是那都是一种非常感觉性的哦,很主观的这个感性的发言,就是没有什么,没有什么那种现在科学那么精确的报道哦。
所以当我们今天知道疟病是疟原虫引起的时候啊,那就会觉得说,《内经》的这方面有他的这个缺点存在哦,并不是那么样子的,什么古代超文明的产物哦。这个确实也是看他们在乱掰啦!其实讲,其实病机学这个东西,我最近半年常常在说可能都是乱掰的。
那这个,看到的《黄帝内经》这个掰这个疟病哦,也真的觉得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最主轴的病机学可能是根本上是来乱的,会有这种有点惊悚的感觉。可是你也不要说《黄帝内经》很不好哦,就是他的那个刺疟的那些针灸术哦,在临床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啦,只是他的这个病机说明的地方很奇怪。
那《黄帝内经》呢,他是把疟啊,用温度的向度把疟分成三种;那疟疾呢正常来讲都是,那个病人他会发冷对不对?觉得很冷很冷,然后发烧,发高烧,觉得很热,然后出汗烧退,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周期又再来一次是不是?
那这是因为疟原虫的孢子,是寄生在人的红血球里面的嘛,那它孵化的周期,有一些疟原虫它的孵化周期是稳定的,比如说两天孵一次或者三天孵一次,那这样子的话,它就是顺着这个周期,在红血球被它孵化、搞爆掉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很冷很冷,然后之后就会开始发烧,然后出汗,然后退烧。
然后因为它弄烂了那么多红血球,所以必然的结果就是什么?第一个贫血,第二个就是它的这个,我们人体里头消化死掉的红血球的内脏是什么?是脾脏,对不对?那这个脾脏会肿大哦,有的时候也连,牵连到肝肿大,所以肝脾肿大跟贫血哦是它的常有的结果。
那么有一种疟疾呢,现在的医学叫做恶性疟,就是它的孵化周期啊没有那么整齐,就是好像这几只照这个时间孵化,那几只照那个时间孵化,那这样子的话,就会变成它的那个打摆子的那个频率没有很清楚,而那个病人就好像,打摆子之后就一直处在发烧的状态了,哦这样子的疟疾也是有的。
那以这个从寒到热的向度来说的话,《内经》把疟疾分成寒疟、温疟跟瘅疟,那张仲景的温疟跟瘅疟呢,都是跟《内经》说一样的,就是用一样的词,但是《内经》呢说叫做寒疟的那个疟疾呢,那么张仲景呢有的版本的书上写牡疟,有的版本的书上写牝疟,那牡是雄的,牝是雌的,到底是哪一种呢?然后所以我想我们不要在这上面太花力气哦,就跟着《内经》叫寒疟就好了。
那么我们如果解释张仲景的杂病的这一篇的话,你会发现张仲景的这个牝疟或者说寒疟哦,才是百分之一百的真正疟原虫引起的疟疾,那至于温疟或者是瘅疟哦是不是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其实就很难说了。
那这个寒疟哦,寒疟跟温疟跟瘅疟的差别呢,如果照张仲景的讲法的话这个寒疟、温疟、瘅疟哦,比较是这个病人他发冷的时候感觉到冷得要命,可是呢当他发烧的时候呢,却不如同那个发冷的感觉那么的激烈,就是整个疾病的向度比较偏到发冷的感觉这一边的,那这样叫做寒疟;那如果这个病人呢他是比较偏向于发烧的时候觉得很烧,发冷的时候却觉得没有那么的冷的话,那就算到温疟或者是瘅疟。
而张仲景的温疟跟瘅疟基本上是分得并不清楚的,用的药呢也只不过是白虎桂枝汤跟白虎桂枝汤加人参的差别而已,所以就是稍微有一点这个好像,有一个比较津液比较虚损哦,这样的感觉。
然后呢,不要说然后哦,可是《黄帝内经》里面怎么在定义疟病呢?那《黄帝内经》哦我就觉得他的定义是很糟糕的,因为《黄帝内经》是说,也不是很糟糕啦,就是你看《黄帝内经》会觉得疟病是一种感冒,其实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那《黄帝内经》他讲说寒疟是什么呢?先寒后热的的疟疾叫做寒疟。
那其实也就只有这一种疟疾,比较能称为标准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了,你以为疟原虫在人体引起疟疾的时候,那个病人是会先发冷的,那如果你是先发烧,烧了之后再冷的话,那到底是哪一种疟原虫就非常之不确定了哦。所以《内经》讲的寒疟比较对得到现在疟原虫的疟疾,我们姑且称为真疟疾好了哦,那这个其它的疟疾都是非典型疟疾。
那这个,而张仲景呢也只有在治疗寒疟的时候有用到蜀漆之类的药,就是那种常山的苗——蜀漆啊,就是有对抗疟原虫的药,并且是用截疟法,就是在它发冷之前两个小时要吃药,那个是很清楚的是对抗疟原虫有效的方案,那至于说温疟跟瘅疟那种用白虎汤系统的来退烧哦,那就可能跟原虫不一定有关系。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一定没有关系,因为刚刚有讲到那个恶性疟的发烧是一直持续的,所以也有一些疟原虫特别坏的,它是持续高烧的,而形成张仲景跟《内经》里头说的那个瘅疟的状态。
那这个寒疟的病因是什么呢?哦,我们上个礼拜在教这个《伤寒例》的时候,那时候觉得教那些很无聊,但是现在就觉得先读过一些也不错哦,因为他的这个,有一些专有名词他就已经帮我们顺到了。
《黄帝内经》在讲到说这个寒疟先寒后热哦,他就说是夏天被暑气伤到了,所以秋天就病疟病了,啊就什么夏伤于暑啊,秋会怎么牝疟哦,就是这种说法,所以,这样的说法你不觉得他好像在以为它是一种感冒吗,对不对?这个完全感觉不出有任何原虫的存在哦。
那么温疟呢,《内经》写说是,先发热后发冷,而温疟《内经》怎么写啊?是冬天邪气进到人体,然后到春天发出来,这不是温病嘛?所以《内经》里面写的温疟就顺着这个温字,就掰出一个属于温病的故事啊。
那至于说这个瘅dān疟,或者念瘅dàn疟都可以哦,它是“但热不寒”,你说“但热不寒”哦其实也很牵强,因为如果那个病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过冷只是发高烧的话,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得疟疾呢?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个周期存在,只是他的高烧的部分比较明显,而发冷的部分极微乎其微哦,这样的状况。
那《内经》就说这是本来这个人肺部有热哦,然后一烧起来那个人就干掉了,那这种说法的话好像在讲阳明病哦。那到《内经》形容它是说“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哦,那这个话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也抄下来了哦,就是等一下就会读到了。那所以呢,他的这个疟病的分类哦,大概是,古时候的人大概就是这样子来看待它。
编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