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章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用具
挂图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传染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预防传染病确保身体健康,本节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看课本用圈点批画记思练进行自学并,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之间或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
3、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_____传播;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_____传播;血液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吸血的______动物传播;体表传染病主要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4、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SARS属于哪一类传染病?应如何预防?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为什么?
3、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四)当堂训练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传染源
3、“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4、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传染病
A.呼吸道B.消化道 C.血液D.体表
5、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6、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媒介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五)堂清检测:(1—8题每处3分,9题每处2分,10题5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A.水传播B.饮食传播C.飞沫和空气传播D.接触传播
2、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B.急性结膜炎C.肺结核D.病毒性肝炎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4、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发病前的潜伏期 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5、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
A.沙眼 B.肺结核C.疟疾D.伤寒
6、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8、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传染源是,传播途径是,易感染群是。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能力。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
9、将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写在对应的栏目中:
(1)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2)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3)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隔离和治疗传染病患者B.医务人员给病人换洗床单
C.新生儿接种疫苗D.学生上体育课
E.搞好社区卫生和个人卫生
10、请你设计一个表格,将你对熟系的传染病特点进行归纳.
课后反思: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和。当病菌侵入人体内部时,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
2、人类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第二道防线是,上述两道防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叫做。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组成,这道防线是人体出生后建立起来的,叫做。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产生
即: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五)课堂小结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产生
即: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课后反思: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防御病原体的3道防线,这节课具体来学习一下免疫的相关内容。
(二)自学提纲(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和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和等,免疫具3方面功
能:;;。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照科学的,有计划地给儿童,以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
有计划的进行叫计划免疫。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免疫的概念以及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
(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3、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4、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教学反思: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常用药物的类型区分、选择和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增强用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概述用药常识。
难点:概述用药常识,了解常用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具
搜集一些常用药物包装盒及使用说明书,以备学生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使用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家里有哪些常用的药物?哪些是可以根据说明或常识就可以根据病情直接服用,医院去就诊的?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提纲(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圈点批画背记知识点,并完成下列内容要求,不会的地方可同桌或小组讨论。)
1、安全用药是根据需要,在选择药物的,、
和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为确保用药安全,在用药前应该 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增进健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你觉得自己健康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呢?
(二)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课本89—92页内容独立完成预习提纲,利用背、记、画、思等方法学会简单知识,不会可以同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1)健康是指一种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良好状态。
(2)________是青少年心里健康的核心。
(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
(4)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有:____,标志着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5)尝试给自己的健康打分?
自学检测(同桌或同组互查自学提纲的落实情况。)
(三)合作探究
1.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2.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为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怎样保持愉快的心情?你有什么高见?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教师指导。
(四)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A.心情愉快B.良好人际关系C.有自制力D.妒忌
2、放学了回到家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A.找些东西吃,趁还没吃饭先看一会儿电视
B.上了一天课,太累了,先躺一会儿
C.做晚饭是父母的事,自己先抓紧时间把作业完成
D.帮父母准备晚饭
3、下列哪一项可能会使心理受到生理的不良影响()
A.过度的疲劳B.充足的睡眠C.适度的运动D.充分的休息
4、“快乐的人比忧郁的人更容易恢复健康”,这说明
A.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聪明B.快乐的人身体都健康
C.忧郁的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D.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5、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身体健康B.心情愉快C.成绩优异D.以上三项都是
6、职业拳击手在上场比赛时会不断唠叨着“我是最棒的”或“看我来揍扁你”这是自我暗示,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怯场()
A.不是受消极情绪影响的结果B.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
C.人们无法进行调控D.可运用自我暗示法进行调控
7、某同学是班中的体育健将,但由于他平时任性、骄傲、自私,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是因为他()方面不健康
A.躯体B.心理C.道德D.躯体和心理
8、某人身高厘米,则其标准体重应为()
A.60公斤B.公斤C.65公斤D.55公斤
9、下列关于评价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强,是健康的标志
B.没病没灾,是健康的标志
C.食欲好,吃的多,睡的好,是健康的标志
D.在身体、心理方面和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是健康标志
10、下列各种方法中,是排解压力的好方法()
A.躲在房间里蒙头大睡B朋友谈谈,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C.借酒消愁D.与他人大吵大闹一场
11、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不好时,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听音乐B.看电视C.参加体育活动D.喝酒消愁
12、下列哪项属于健全的人格()
A.对双亲过分依赖B.胆小.怯懦,不愿意走向社会
C.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和自己
D.情绪不稳定,攻击性或逃避性行为偏多
二)综合题:
1、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嫉妒诸葛亮,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后忧郁而死,英年早逝;诸葛亮在阵前大骂王朗,王朗羞怒交加,坠马而死。以上两例说明了什么?
2、当询问某同学的家长是否关心自己的孩子健康时,该家长列举了一些关心孩子的健康的做法:(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2)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体质;(3)参加文体活动;(4)关心学习情况。你认为该家长对健康的看法全面吗?解释原因。
(五)堂清检测:(一题20分,二提20分,三题10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如同考试个人独立完成)。
基础训练一至三题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给你的健康打分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好。
二、保持愉快的心情
1.转移话题法。2.宣泄烦恼法。3.自我安慰法。
课后反思: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同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实验报告。
三、教学准备
1、探究实验用品: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吸烟和酗酒对健康的危害的资料。准备设计“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的基础。这就必须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要确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二)自学讨论
自学本节内容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如下两个问题。
1.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2.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课本82页)
a.用滴管吸取水蚤,置于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中央处,盖上盖玻片;b.观察并记录水蚤的每分钟心跳次数;c.用滴管吸取酒精溶液,置于载玻片一侧,用滤纸在载玻片另一侧吸引浸提液,如此重复三至五次;d.观察并记录水蚤的每分钟心跳次数,与前作对照比较;e.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并分析结果。(每组三只水蚤求平均数)〔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计划和步骤完成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溶液
蒸馏水
酒精溶液1%
酒精溶液10%
酒精溶液20%
水蚤心跳次数/10s
注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烟草浸出液教师要提前配好。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2.酗酒和吸烟对人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1)低浓度的酒精(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2)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3)吸烟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有: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四)总结提升:
现在让我们来共同讨论和总结: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平时如何认识健康和对待自己的健康?今后应该如何做?
2、如何对待吸烟和酗酒?
教学反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