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屠呦呦获诺奖解密ldquo中国神药
屠呦呦获诺奖解密ldquo中国神药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屠呦呦分享了这份诺奖的一半,“以表彰她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屠呦呦是浙江人,而她研究的“中国神药”青蒿素的产业化背后还有不少浙商身影。
揭秘:中国神药背后的浙商身影也许大家不知道,目前世界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商就是来自于杭州的华立集团,全球70%的青蒿素就来自于它。
年,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就开始在青蒿素产业领域进行并购和重组。这其中转折点,就是汪力成在重庆听到的有关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的故事。
“我们集团之前主要做仪表和电力自动化,从来没想过做医药行业。”汪力成说,但是在重庆酉阳的那次考察,让他听到了青蒿素发现的曲折经历。
重庆的酉阳是青蒿的主要产地之一,那里的种植户以及政府官员们,对屠呦呦和这个领域的其他科学家们耳熟能详。那一次的会面,当地政府请来了“”办公室的老专家们,将青蒿素产业化的事情论证了整整一天。
4年之后的年元月,复星医药(当时的复星实业)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桂林制药原20名自然人股东签署增资扩股协议书,复星以万元现金出资,增资桂林制药,占桂林制药60%的股权。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凭借这一资本运作进入了青蒿素领域。一直以来,复星医药依托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青蒿素类业务。
年,复星青蒿琥酯类药物销售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而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浙商进入青蒿素产业并非完全为了商业利益。
汪力成告诉浙商杂志全媒体记者说,华立义无反顾地投资发展青蒿素产业链更多地是被那些上个世纪60年代研制青蒿素抗疟药的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他们更多地是为了履行一个民族企业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以及体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尴尬:中国发明的,产业却最低端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高端市场认证,青蒿素的研发上市一直让中国医药界引以为豪。然而,这只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其产业发展却是一路坎坷,多数青蒿素企业仅仅是扮演全球原料供应商的角色而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靠价格竞争来做原料药,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一方面,国内青蒿素原料占全球产量绝大多数,但市场主导权却被诺华、印度公司等所掌握;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有相关要求,以致企业在向青蒿素高端产业链环节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一定的障碍。
这让汪力成在高兴之余,对于青蒿素产业又有了更多的忧伤。
听到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研究获诺奖的消息后,汪力成感言道说:“一方面我很高兴,为中国人终于获得这份迟来的认可感到骄傲,但之后更多的是郁闷和自责,一个世界公认的中国人发明和创造的成果,一种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治疗技术、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
资料显示,青蒿素类抗疟药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并被全球超过80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主流抗疟药。全球每年的疟疾发病情况约为3.5亿人次,其中约5%会进展为重症疟疾。主要的疟疾流行地区包括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汪力成解释说,他这样说并非是希望中国人在抗疟药产业链上去大发横财,而是认为中国完全可以成为在全球第一大传染疾病领域对世界文明作出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人在全球的影响力。
汪力成说,中国应该成为全球治疗疟疾领域的制剂产品以及治疗方法的权威国家,应该成为根治疟疾病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应该通过这个领域的作为成为全球公益事业的佼佼者,应该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
而汪力成自己也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青蒿素产业令人尴尬的现状。今年4月昆药集团大股东定向增资昆药12.5亿元,用于收购北京华方科泰、投资中药现代化建设等项目。此举将使昆药集团拥有青蒿素业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全球最大的抗疟药原料药生产基地,并成为全球品种最全的抗疟药品供应商。
影响:更多民间资本或进入青蒿素产业诺奖作为世界科学界最具权威性以及影响力的荣誉奖项,其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不仅是自然科学界的一场盛会,近年来更是成为资本市场的“点金神手”,但凡被诺奖点中的上市公司皆遭疯狂爆炒,此前石墨烯概念股、传媒概念股、上帝粒子概念股也曾经引发追捧。
分析认为,中医药概念股以及与青蒿素有关的上市公司节后或许能被资本 这其中,昆药集团、复星医药等浙商资本控制的上市公司是最大主力。昆药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汪力成表示:“作为一个在青蒿素产业链中耕耘了近二十年的企业,现在华立已将全部的责任交给了昆药,希望在昆药的平台上能进一步发扬光大。”此外,由郭广昌掌控的A股上市公司复星医药的青蒿类抗疟药出口量保持中国企业第一。
其余相关上市公司还有华润双鹤,白云山。而中医药概念股,包括佛慈制药、精华制药、佐力药业、片仔癀、天士力、康美药业、康缘药业、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同仁堂等相信到时候也会有一番表现。
一市场分析人士向浙商杂志全媒体记者表示,随着这次屠呦呦的获奖,不仅对资本市场短期的资本会追捧青蒿素相关概念,同时也会刺激一些长期的实业资本把中国的青蒿素产业真正做大做强。而且有些资本已经开始在行动。今年4月昆药集团大股东定向增资昆药12.5亿元,增资后,华方医药及其母公司华立集团持有昆药的股份达到30.14%。
“这仅仅是开始,后续肯定还有更多的资本真正进入这一产业。”该分析人士说,随着屠呦呦的获奖,会让更多的浙商资本乃至中国民间资本进入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
█文/浙商杂志全媒体记者倪敏
世界浙商网今日推出“李嘉诚为鉴,经济豪门化的隐患?”等重磅文章,更多精彩详细内容,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