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当腊八遇上小寒,除了喝腊八粥,我们还需要

当腊八遇上小寒,除了喝腊八粥,我们还需要



点击上方蓝色字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小寒节气的由来:

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节气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春夏那种地气蒸腾的气氛都消失了,天气变得寒冷、干燥。所以,小寒养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一是闭藏,二是就温远寒。

1.合理安排起居作息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季养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2.闭藏

只有藏才能有发,今冬的藏就是为了来年春天更有生气。人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再起床。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人动,就不会被寒所伤。

3.就温远寒

热则开发腠理,也会扰动阳气。出汗则腠理开泄,等再出门时遇到寒气就容易患病,小儿、老年人最易受害。此外,要注意防风防寒。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4.颐养精神

冬季养生,还要在精神上静神少虑、畅达乐观,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5.适度锻炼

民间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气寒冷的时节,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注重科学的锻炼方法。

小寒节气艾灸养生

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处在“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冬季是养肾的最好时机。而此时节气艾灸会比平时效果好几倍,用艾灸补养肾阳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可选:大椎穴、肾俞穴、心俞穴、神阙穴、膻中穴、关元穴。

大椎穴

①热病;②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③头痛项强;④疟疾;⑤癫狂,小儿惊风;⑥风疹,痤疮;⑦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肾俞穴

①腰痛;②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③耳聋,耳鸣。

心俞穴

①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②咳嗽,吐血;

③背部软组织损伤。

神阙穴

①腹痛、腹泻、痢疾、脱肛等肠道病证;②中风脱证,虚脱;

③水肿,小便不利。

膻中穴

①胸闷、胸痛、心悸、心烦、咳嗽、气喘等心肺部病证;②乳少,乳痈;

③呕吐,呃逆。

关元穴

①遗精、阳痿、早泄、尿闭、尿频等泌尿生殖系病证;②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③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④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肠腑病证。

小寒节气饮食养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经过了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黄酒、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温中补血、祛寒强身。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的人群。

看完本期内容相信大家对“腊八”“小寒”节气的养生都有些了解了。当腊八遇上小寒,除了吃腊八粥,一定不能错过艾灸~~!

以传统中医灸疗和养生文化为基础,倡导绿色祛病养生理念。

做老百姓的中医艾灸

艾灸|中医|养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