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中药不等于“中药有效成分”
对中医的“补血圣药”,阿胶最近又被质疑,质疑者认为:阿胶和猪皮牛皮羊皮一样,就是蛋白质,但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重不大,用熬制阿胶的方法处理后,只能发生一般的化学反应,无法产生新的有效物质……
不独阿胶,中医药受到这种“以科学之名”的质疑不是第一次。中医药能历经千年流传至今,肯定有其合理之处,这个合理之处的关键就是:中药不等于“中药有效成分”!阿胶的价值不只是因为含有氨基酸和胶原蛋白。只不过现代科学目前可以认识到的,只是阿胶的一部分,就像中药黄连不等于“黄连素”,青蒿不等于“青蒿素”一样。
▲青蒿
“黄连素”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腹泻,但黄连的作用却远多于此,仅举一例:黄连和阿胶配伍,至今仍在治疗安眠药无效的顽固失眠,这就是记载在《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但如果用“胶原蛋白”兑上“黄连素”,却绝对不会有“黄连阿胶汤”的疗效。
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是青蒿的有效成分,但青蒿却不仅仅能治疟疾,明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青蒿鳖甲汤”,至今用在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抗生素、退烧药无效的持续发烧。方中,青蒿是排在第一的主药,但如果把青蒿换成“青蒿素”,却无此效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对东阿阿胶对雾霾所致动物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雾霾所伤的动物,在服用东阿阿胶后,不仅肺部炎症减轻,肺功能及肺脏病理改善,这些动物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由此得出结论:阿胶抗雾霾不仅作用在肺,还可以通过提高整体免疫力来达到……而这些作用,都是科学在后来一点点发现的。
归根结底,对阿胶之误,是因为科学尚不能搞清阿胶补阴养血,“黄连阿胶汤”安眠,青蒿退热的具体机理,由此获得的自然是“管窥之豹”。
就在“青蒿素”获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教授团队又从青蒿中找到了另一种可以抗疟的物质,如果青蒿当时因为受到质疑就放弃了,何谈今天“诺奖”带给国人的辉煌?由此可以想象,阿胶能有载入史册的疗效,一定在现有科学的认知之外,还别有洞天!
青蒿脱离了中医,只是烧火的柴草
任何一门医学都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如果脱离了文化,青蒿不过就是烧火的柴草,阿胶就是驴皮;被赋予西医文化之后,青蒿变成了“青蒿素”,阿胶被狭义地理解为氨基酸和“胶原蛋白”;在中医文化之下,青蒿在治疗疟疾之外,还有“透表散邪”之功,阿胶被视为“上品”,是可以承担补血养阴,建筑人体生命根基的“圣药”,支撑阿胶如此疗效的中医“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等概念,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且至今仍不能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所解释。
中医与现代科学,分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两种文化体系一样,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这种独立体现在各自理论的不相容,不能互相解释上,比如,现代营养学要求:早餐要吃水果,中国人如此照办就会胃里难受,但中医可以解释其为:晨起阳气不足,寒凉之物折伤阳气。贫血的时候西医要吃“铁剂”,甚至要直接输血,中医则开出补血药,但后者中,虽然未必含有能造血的铁,补血的效果却比输血要持久……
不同的学科,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温度和厚度,所以我们看急病的时候会想到西医,治人养生的时候会想到中医,因为中医用药更贴己、更温暖,而这种贴己和温暖却是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用现代科学发现的那一小部分有效成分代替中药,以科学原理质疑中医,从技术层面上看,是对中医药这门医学的曲解和否定;从文化层面上看,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后者是每当中医以及阿胶这样的中医经典药物受到质疑时,我们面临的更大危机。
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中医发端于中国哲学,因此,中医认识生命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具备科学的特质,也是因此,中医常被质疑者嘲弄为“伪科学”。对于始终被当做“世界标准”的科学,两位资深科学家的认识,很值得借鉴:
中国科技界的领袖级人物、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我的一个核心的意见是: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就我的了解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在于正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我们所看到和认知的世界是有形和客观的世界,但相较于全宇宙,这部分只占4%。其余的96%都是我们尚一无所知的暗能量和暗物质。
这两位“科学含量”极高的学者的感言,来自于他们所从事的现代科学,碰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认定:科学确实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从“青蒿素”到青蒿素之外的新的有效成分的发现,从氨基酸、胶原蛋白到阿胶,中医药一点点被科学认识的过程,也是科学一点点逼近世界真相的的过程,这个逼近过程漫长而艰辛,因为人类发展至今,我们只有对世界4%的认知经验可以借鉴。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借科学之名否定未知?否定中医这个中国文化的精化?特别是当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也还非常初级的时候。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可怕的是把科学当做衡量和指点世界的“伪真理”,因为后者使整个人类遭受的损伤,远在一门医学之上。
更多养生知识:
总是胃凉肚子凉的人,该吃点什么?
除皱:长皱纹,是因为你的身体不会用水!
想改善体内虚寒体质,这种食物你可以长吃!
80%女性都得过的这个病,必须用到补药!
鼻炎作为“不会致死的绝症”,你需要这样治!
冬季总是手脚冰凉,该吃什么改善?
几块钱的“小苏打”可治痛风,自己在家就能配!
我已开通值乎,如有健康疑惑,点击这里向我提问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养生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