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

杨东宇

该书的研究力求将词典中经过重新统计的个词条中占汉文版总词条数七分之一强的医学及相关词汇(约有一千余),通过分成九大类别详加辨析考查,总结每类词条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力图勾勒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社会医疗状况,进而更清楚地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应该说明,该研究在此领域属于开拓性尝试,此前并未有学者深入涉及。余以为医学问题(医疗、医药)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认真剖析古代医学问题也同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因此,该研究是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结合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学、临床医学、卫生学、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中医学、民族医学、统计学等等可资借鉴的学科,试图通过对全部词条的耙梳,析出九类并逐一分析对比释义研究,而后总汇论述整个喀喇汗王朝的社会生活概貌。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有索引及附录。

在绪论中从简介词典与著者开始,对国内外的版本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述评,认为利用词典中丰富的医学词汇对喀喇汗王朝进行医学及其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以的。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史甚至中亚史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文中列举了国内相关词典或使用词典研究的若干著作中医学方面的内容,说明了至少目前在此领域尚未出现专门研究的事实与对此研究的必要。

第一章喀喇汗王朝概述。首先通过引用史料与现有著作,简要论述了喀喇汗王朝的初建以及王朝名称的问题,而其本文将从《喀嘲汗王朝史稿》中关于王朝建立的观点,并为了称呼的统一,全文中将采用“喀喇汗王朝”的指称,遇有转引文献时则遵从原文的使用方法。然后从四个时期:王朝的初创、王朝的政治发展时期、王朝的分裂与经济文化的繁荣、王朝的衰落分别概述了喀喇汗王朝由兴至亡的主要政治活动,以及王朝领域的范围和境内的民族组成。在后面论述与宋、辽、高昌及西夏关系时,着力于探讨王朝与宋之间的贸易关系中的严重顺差,导致宋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最后论述了由于语言上的突厥化与宗教上的伊斯兰化,导致融合中原文化和西方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新的文化类型—伊斯兰-突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造就了中世纪中亚地区非凡的文化成就。

第二章《突厥语大词典》及其著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先就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出生与汗族出身结合史料及词典本身词条的释义,推论其大致生卒时间为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左右至七、八十年代之间。其中通过词典中“吐蕃”词条中关于麝香的释义,辨别出麻赫穆德本人可能没有亲见摘取香囊的过程。后面的部分是对词典的编撰具体时间等相关著者的学术经历的述论,在有所认同的情况下对各家说法给于存疑。限于本文的方向是医学及相关问题,对此并不打算深入讨论,再说词典抄本的记述也可能存在讹误与矛盾之处。

第三章《突厥语大词典》的概述。首先对词典的历史背景及抄本的发见进行概略叙述,指出在阿拉伯蓬勃的翻译运动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以及君主的提倡等因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中世纪科学与文化高涨的缘起。接着对词典的国外出版校勘与研究情况进行论述,指出在关于医学相关问题方面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专题性质的。随后将国内的维汉版本的翻译出版加以介绍,并对汉文版的名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汉文版现在的名称是完全符合书义且准确的。最后,对于词典的词条数量,本文根据实际统计提出个的确切数字,应视为对汉文版序言中所述约条的修正。在关于国内词典研究情况的论述中,罗列诸多著作中关于王朝及词典研究中,对医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述的不足状况,认为跨学科与资料的零散分布是对此领域不似语言与文学等方面研究广泛而深入的原因。

第四章药物相关的词汇内容。通过搜集散见于词典中的动、植、矿物药词汇,以及也可兼作药用的饮食品类词汇,经统计有种之多。并将这些按照医疗作用逐一分析叙述的同时,还对词条所记的“人参”实为毒参茄进行考辨;对“红花”、“藏红花”基源植物长期混淆的问题予以辨析;“香”的渊源与效用予以阐述;阐明了中国大黄的渊源、传播及域外名称问题;甜瓜的源流与类别等都各成一个专题性考释。明确了词典所载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词汇占最显著地位,而依次助消化、止泄泻、导泻利、促涌吐四类为最常见,这正与本文疾病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最多也恰好互相印证。那么,从胃肠系统病变显著多见与大量治疗药物的使用来看,当时突厥各游牧部族的先民虽然可能部分向定居农耕过度,但其彼时的生活饮食习惯与类别仍与原先不甚区别。除消化系统的药物词汇最显著而外,还有治外感风寒和消炎败毒药居其次,还有治风寒筋骨痛与活血化瘀药以及芳香类药。总之,从药物词汇的总量可以发现,能驱辟腥膻污秽之气又能预防疫病流行的芳香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治疗比例最大的是消化系统药,次为治风寒感冒、消炎败毒药,再次即筋骨风寒疼痛药,其他如驱蛔、杀疥、防冻、降暑、止咳、治目等等,均在一定程度上真切反映当时相应疾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至少在词典词汇里所反映的生活中是以游牧方式为主导的社会生活方式。

第五章人体解剖生理的词汇内容。详细统计排列相关的词汇频度,与人类社会的特有共性完全一致,即以维持生活的吃(消化)相关此汇有条次,与孕育相关的93条次,与运动系统相关的84条次,与精神情感相关的84条次,其他“视、听、嗅”感官各20、10、10共40条次,与亲属人际相关39条次,残障、畸形及其他15词。依次反映了首要的是“吃”来维持“生存”,其次就是“生”以使“族群繁衍”,“动”以求存及生产社会生活财富。就词的内容、数量与出现频率看:生殖、孕育方面词汇的比率最高,从而可以说明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人口繁殖的重视。词汇亦见不利于生殖的生殖器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不利哺育婴儿,及对残障的描述等。

第六章疾病、卫生与健康观念的词汇内容。统计出公共卫生词汇24条,个人卫生、饰物、用品71条,居室卫生13条,医疗行为与观念词汇42条、健康评价27条,中邪与避邪19条,说明普遍的卫生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心里,而且存在鲜明的阿拉伯“毒眼”的观念,反映在关于中邪这个观念上,说明当地人已经受到阿拉伯观念很深的影响。

第七章一般性传染、流行病的词汇内容。对天花、疟疾、麻风等给予详细的分别述论,并对疱疹、疮等词条进行了辨析。

第八章头颈、五官、精神病的词汇内容。关于雪盲与眼罩的关系,本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眼罩就是墨镜的早期雏形。另外,研究了类似现代概念的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病变的症状及其后遗症词条在该词典的出现,说明当时也不乏本类疾病。而眩晕、麻木、痉挛、抽筋、瘫软、软弱无力等,都是高血压的症状和脑血管意外(中风)的前兆;中邪、中风、鬼附体则是脑血管意外发生时的表现,即突然仆倒、失语、抽风、昏迷;瘫痪则是中风而未亡后所遗的半身不遂后遗症。

第九章消化、呼吸系统与皮肤疾病的词汇内容。消化系统病的多见,是与当时游牧生活的饮食种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痰、咳、喘,与之最密切相关的是外界的生活环境,空气中风沙尘埃多、冷季时间长和户外活动久,就易患呼吸道疾患。皮肤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关系环境、衣着及个人卫生。至于擦、撞、踢、扭、捩伤,更是户外游牧生活的常见损伤。

第十章物理性伤、虫畜伤与外伤的词汇内容。这部分词汇中可归为战伤者25词次,惩罚性伤害25词次,牲畜撞击伤15词次,冷冻伤7词次,跌扑伤5词次,蜂蛇伤3词次。可见冷兵器时代战斗性外伤,以及奴隶等体罚性致伤的多见。与畜牧相关的牲畜伤及环境所致的冷冻伤,也占有重要的比例。

第十一章疾病传媒的昆虫、动物词汇内容。认为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有了多余的粮食之后,才开始豢养家畜,从而,增加了人类与动物的接触机会。那么,人、畜之间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就有了机会和可能,人畜共患病就可能发生。随着集镇、城市的出现,人口相对较大量的集中,就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染病原在人群中的保种留存提供了条件。但词典中没有大规模瘟疫的记述,说明城市人口规模正如魏良弢所估计的不会太高,甚或更少,而巴托尔德的估计似乎有误。

第十二章畜禽生理解剖驯育兽医的词汇内容。从这类词条可以看出,中世纪突厥语族先民,对畜禽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对家畜的驯育、使役、繁殖以及相应的兽医知识都有相当成熟的掌握。也印证当时绿洲农耕生活之外,主要还是游牧生活的社会状况。

扫描下方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