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小心,被这种虫子咬了差点丧命这份毒虫

小心,被这种虫子咬了差点丧命这份毒虫



夏季高温潮湿,正是许多毒虫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被毒虫叮咬的新闻不绝于耳,这里为您奉上一份最全的“夏季毒虫咬伤急救手册”。

1蚊子常见指数:★★★★★杀伤指数:★每个人都遭受过蚊子的叮咬。蚊子在叮咬时会分泌唾液,留下的伤口红肿、痒、痛十分难受,甚至还会传染登革热、疟疾、脑炎等。应对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伤口处涂抹碱性的肥皂水,或者用盐水涂抹冲洗伤口来软化红肿缓解痒痛。2螨虫常见指数:★★★★杀伤指数:★螨虫叮咬人体后,释放抗原或毒素会引起炎症反应。皮损为圆形红色斑疹、丘疹或丘疱疹,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丘疹中心可见到针尖大小的疹点,少数可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顶端可有小疱,常伴有抓痕、血痂,有的因继发感染而出现脓疱。螨虫皮炎大多发生于成年人,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夏秋季。应对方法:治疗可内服抗组胺药及外搽解毒搽剂,有继发感染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平时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日晒草席、被褥,避免和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3蜜蜂常见指数:★★★★杀伤指数:★★★夏季适合户外活动,加之暑假来临,不少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到户外游玩。一不小心,就可能遇到蜜蜂的侵扰,被它蛰伤。应对方法:一旦被蜜蜂蛰伤,应用针尖或镊子挑出蜂针,注意必须无菌操作。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使伤口暴露,然后挤出或用嘴吸出蜂毒。因蜂毒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局部涂解毒搽剂或糖皮质激素外用。伤口肿胀时可冷敷,亦可用蛇药片研碎后,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4隐翅虫常见指数:★★★杀伤指数:★★★黑色蚁状,昼伏夜出,多见于夏秋季。虫爬到人体表面并不放出毒汁,但体内毒汁呈强酸性,PH值为1~2。如果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其体内的毒素沾到皮肤上,会引起毒性皮炎,皮损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疱,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损害以面部多见,其次为颈、四肢及躯干,而引起皮肤损害。应对方法:治疗多为对症处理,内服抗组胺药,外搽解毒搽剂或糖皮质激素外用,有继发感染者用抗感染药。避免接触,如遇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或压死它。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纹帐,以免毒虫进入。5蜱虫常见指数:★★杀伤指数:★★★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虫的活跃期,在树林中晨练、户外游玩时都要加以注意。蜱虫身上携带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应对方法:一但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拽,因为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千万不要用手触摸,如发生高烧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蜱虫咬伤后,可能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6蚂蚁常见指数:★★杀伤指数:★★蚂蚁虽小,但一般人被叮咬后会很快出现痒感、红肿,严重者因痛痒剧烈、难以忍耐而不停搔抓,也可在全身多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类荨麻疹样的疱疹,被叮咬处多为手指、前臂、足趾、足背,仔细观察可在这些突起的疱疹上发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个别可见局部漫肿及小脓疱。应对方法:清洗局部后可用解毒搽剂外治或糖皮质激素外用。内服药可用抗组胺药,对因抓搔而个别肿胀严重及继发感染者,可适当考虑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比较好。7蜈蚣常见指数:★

杀伤指数:★★★★

被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表现为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若被大蜈蚣咬伤,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引起发热、昏迷等全身症状。应对方法:首先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后冲洗后包扎,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并立即送医救治。

(来源:健康时报)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