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预防 > 疟疾严重不严重,肠道微生物说了算

疟疾严重不严重,肠道微生物说了算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蚊叮咬传至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2亿人(近一半全球人口)面临疟疾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12月公布的最新估算数据,年有2.14亿起疟疾病例,43.8万人死亡。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各地的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屠呦呦教授也因此而获得年诺贝尔奖。青蒿素是一种几乎在任何地方都通用的值得信赖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不过随着青蒿素的广泛使用,疟疾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也随之出现。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疟疾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至少在8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泰国和缅甸的边境了,并且一直持续增长。如果这些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的寄生虫一旦传播开来,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如何预防疟疾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种有效的预防疟疾的疫苗出现,病媒控制仍然是目前预防和减少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

疟原虫是导致人体疟疾的病原体,但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导致的临床表现却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有的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轻度的疟疾,有的则非常严重,比如意识受损(脑型疟疾)、呼吸窘迫和严重的贫血等等。尽管如此,影响疟疾严重程度的因素目前仍不清楚,普遍认为与疟原虫感染的数量有关。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包括宿主对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年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可能也影响了疟疾的严重程度。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同一品系的小鼠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而且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却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人员使用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感染这些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同品系小鼠(C57BL/6),不同来源的小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易感性,血液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目明显不同。疟疾抵抗型小鼠血液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目最大10%,也没有明显的发病(体重减轻)或死亡;而疟疾易感型小鼠表现出明显的体重减轻,死亡率也升高,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超过60%,同时疟疾易感型小鼠也表现出明显的贫血。同时研究人员又使用不同供应商的其它品系小鼠(BALB/c)以及其它两种不同种的疟原虫(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和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进行了验证,发现了同样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感染疟原虫后疟疾的严重程度与动物的品系,感染疟原虫的种类无关,而与动物的来源有关,而不同来源的动物其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研究人员将疟疾抵抗型小鼠的肠道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后,小鼠同样表现出对疟疾抵抗,而将疟疾易感型小鼠的肠道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后,小鼠则表现出对疟疾易感。说明疟疾的严重程度受到肠道微生物的调节。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疟疾抵抗型小鼠和疟疾易感型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发现在疟疾抵抗型小鼠的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高于疟疾易感型小鼠。对疟疾易感型的小鼠先使用抗生素清除其肠道菌群,然后让其服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发酵的酸奶,其血液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下降约14倍,并且不再出现明显的体重降低。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特别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可能参与调节了疟疾的严重程度,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感染疟原虫以后有的会发展出严重的疟疾而有的不会。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比如补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或将改善疟疾的严重程度,每年拯救数万人的生命。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考虑,或许也将为开发疟疾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VillarinoNF,LeCleirGR,DennyJE,etal.Compositionofthegutmicrobiotamodulatestheseverityofmalaria.ProcNatlAcadSciUSA,,:-.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yf/1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