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2015/4/28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消除疟疾 履行承诺发热期:此期持续2~8小时,一般为3~4小时患者头痛加剧,肌肉关节酸痛、体温高者超过40℃,全身灼热,结膜充血,口渴,呼吸、脉搏加快,常见恶心呕吐,病人烦躁不安基础知识间歇期:间歇期系指上一次发热退尽到下一次发热开始之间,该时间长短与感染原虫批数、增殖周期时间及免疫力有关使用杀虫药灭蚊;疏整沟渠,排除积水,可防蚊虫产卵和[详细]

  • 2015/4/25

    周丽丽介绍说

    特别是到过疟疾比较普遍的非洲或东南亚等地工作、生活、旅游或学习的人,要谨防疟疾感染第7535期 a9版她表示,家庭预防疟疾,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要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窗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灵等药物,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此外,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本报记者●适当口服维生素b1片据了解,去年,广东省共报告83例[详细]

  • 2015/4/21

    专家告诉广大市民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那些经常往返于国、内外高疟疾流行区域的市民,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在流行季节(即每年的夏秋季节)尽量避免到疟疾的高流行区去;那些确实需要往返于高流行区的人员,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利用驱蚊剂和蚊帐等防蚊设施,尽量避免野外露宿,避免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忽冷忽热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的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一旦确诊应当及早、规范治疗,而且第二年3、4月份应当到[详细]

  • 2015/4/20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1、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流行病学】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2、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详细]

  • 2015/4/16

    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它们是cel-sci公司基于其leaps技术的肽,与genzymetransgenics公司的重组蛋白msp-1(袭殖体表面蛋白1)全世界约有3~5亿人患疟疾,每年死亡100多万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耐杀虫剂的蚊子与耐抗疟药的疟原虫株使治疗越来越困难genzyme公司在与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病研究所(niaid)的crada研究中,采用其转基因动物技术开发msp-1疫苗msp-1的重组类型是由[详细]

  • 2015/4/13

    疟疾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经过9代繁殖,免疫性蚊子占到了蚊子总数量的70%如果可以证实这种蚊子不会引发疟疾病毒变种为危害更大的种类,科学家将首先在撒哈拉以南地区进行为期5年的试验科学家在实验中让这种对疟疾免疫的蚊子和普通蚊子同样以带有疟疾病毒的老鼠为食这一结果让科学家们猜测,在野外环境中这种具有免疫的蚊子或许也将在数量上逐渐超过普通蚊子,最终“统治”整个蚊子家族而一旦蚊子不再携带疟疾病毒,人类被感染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少但是英[详细]

  • 2015/4/10

    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

    一种已经用来治疗疟疾的药物,同时也显示出是预防血吸虫病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血吸虫病是继疟疾之后的第二大世界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了污染的水,受到感染的人会感到疼痛和身体不同部位的阻塞,如膀胱、直肠、肝、肺和脾高发病地区有非洲、巴西和亚洲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发现口服药artemether可以安全而有效地防止血吸虫病,而它原是一种副作用很小、被广泛用来抗疟疾的药物瑞士医务人员在非洲血吸虫高发地[详细]

  • 2015/4/3

    疟疾预防服药也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

    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如旅游、出差,到沿海地区“打工”,国外留学及劳务输出等人感染疟原虫始于蚊子叮咬,消灭蚊子的栖息场所,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就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按蚊都是在夜间活动,白天多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室内或洞穴,以及室外杂草、灌木丛中所以,房屋应注意通风光亮,保持清洁干燥,房屋周围的杂草必须铲除,使蚊子无处藏身;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子飞入室内;使用蚊帐、蚊香或驱蚊器,以驱蚊避蚊;晚上工作时,还可将[详细]

  • 2015/3/27

    它们是cel-sci公司基于其leaps

    公司说,在临床前研究中,gpi-0100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genzyme公司在与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病研究所(niaid)的crada研究中,采用其转基因动物技术开发msp-1疫苗msp-1的重组类型是由组合有msp-1基因序列的小鼠乳汁生产的genzyme说,msp-1表达在疟疾生活周期的裂殖体(红细胞感染)期,预期由这一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可干扰感染过程而保护不患疟疾两家美国生物技术公[详细]

  • 2015/3/23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3.搞好个人防护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2.彻底消灭按蚊主要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发展池塘、稻田养鱼业,室内、畜棚经常喷洒杀蚊药等1.积极治疗传染源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羟基喹哌、乙胺嘧啶、磷酸咯啶等另外常山、[详细]

  • 2015/3/19

    随证配穴:热重加曲池

    高热神昏谵语者,点刺十二井穴出血方义: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配陶道,退邪热,调阴阳,为治疟要穴;液门、足临泣和解少阳经气;后溪通督脉,为小肠经输穴,功可宣发太阳与督脉阳气,祛邪外出;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厥阴、少阳相表里,故间使可调气机,引邪外出,为治疟之要穴,诸穴合用,能通阳祛邪,表里双解,调和营卫,使疟疾止而病痊愈;曲池配大椎以增退热之效;章门为脏会,可调脏气;痞根为治[详细]

  • 2015/3/15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

    病人经过治疗后,一定要对病人进行一年以上的长期观察,直到没有发生过再燃和复发,才可以确定治愈治愈后无免疫力,可发生再次感染辅助检查:预防:预防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根据传播途[详细]

  • 2015/3/10

    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1、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感染后虽有一定[详细]

  • 2015/3/9

    使用有效的抗疟疾治疗药物

    迁往流行区应服抗疟疾药物,对儿童更为重要本病的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供给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使用有效的抗疟疾治疗药物,特别要注意对脑型疟疾的抢救,同时要设法控制高热和抽搐,减轻对脑部的损害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周期性发热、贫血、脾脏肿大为特征,可发生轻重不同的并发症由于疟疾常出现抽搐、昏迷,特别是恶性疟疾持续高热,引起脑型疟疾时病人还有脑病的改变,如病情控制不好对小儿智力[详细]

  • 2015/3/7

    leaps结构含有小鼠疟疾肽抗原与t细胞

    两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公布了他们实验性疟疾疫苗在动物研究中的阳性结果全世界约有3~5亿人患疟疾,每年死亡100多万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耐杀虫剂的蚊子与耐抗疟药的疟原虫株使治疗越来越困难genzyme公司在与美国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病研究所(niaid)的crada研究中,采用其转基因动物技术开发msp-1疫苗msp-1的重组类型是由组合有msp-1基因序列的小鼠乳汁生产的genzyme说,msp-[详细]

  • 2015/3/2

    如果儿童患者的血液中出现大量的疟原虫

    黑热尿:恶性疟疾病例如发生特别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出现严重的血红蛋白尿,尿色棕黑,所以叫“黑热尿”多种细菌、寄生虫、病毒可直接损害红细胞而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不同于一般感染、炎症时发生的较为缓慢的贫血疟疾感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就是此类贫血中较常见的一种好发于非洲地区起病时患者有寒战、高热,并出现各种血管内大量溶血的表现,如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血红蛋白尿血液中血红蛋白迅速降低,以致数小时[详细]

  • 2015/2/16

    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所辖区县中最偏远的一个,由于who(世界卫生组织)为应对在全球范围内泛滥的疟疾危机,2005年将在此订购1亿人份的青蒿制剂,这个小县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记者看到,酉阳县通往重庆黔江机场的高等级公路已经贯通,10万亩青蒿的种植规划正按部就班实施,而即将空降非洲等全球疟疾重灾区的30吨青蒿制剂,将挽救百万宝贵生命。被who邀请撰写青蒿种植标准化规范的西南农大教授丁[详细]

  • 2015/2/7

    除了药物预防外

    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民间有歌谣:“八月谷子黄,摆子要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这里充分反映了过去疟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性疟疾,老百姓又叫做“冷热病”、“打摆子”,此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即使是现在,世界上每年仍有2~3亿人得疟疾病,每年因为得疟疾病而死亡的病人竟高达300万左右,可见,在秋天要重视对疟疾的防治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疟原虫[详细]

  • 2015/2/4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详细]

  • 2015/1/29

    此刻进入间歇期

    1.脑型 最常见临床表现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一[详细]

1648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