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世界疟疾日nbsp由屠呦呦获诺奖说
世界疟疾日nbsp由屠呦呦获诺奖说
每年4月25日的世界疟疾日(WorldMalariaDay),是由世界卫生大会在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的,旨在引起全球对这种疾病的重视并推动疟疾防治......
年10月5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她发现了什么?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它对疟疾治疗效果强大,而且费用低廉,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也被称为“中国神药”。
为什么发现青蒿素有效治疗疟疾能获诺贝尔大奖?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这种疾病——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蚊子叮咬使人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疟原虫造成人体红细胞、肝脏等损害严重,患病时忽冷忽热、大汗淋漓、全身酸痛。该病反复发作,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死亡。
——真假,疟疾这么可怕?
说到这里,咱们先看几个电视镜头,这样你就对疟疾印象深刻了——
他,铁骨铮铮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虽硬气可也得让人背着。
他,威风凛凛的康熙大帝,却也卧床不起,差点命丧远征之路。
其实不止他们,自古以来,人类就备受疟疾恶魔的缠绕。小编就带你穿越一把,了解一下疟疾的过往今朝……
忆往昔古时人们对疟疾这种传染疾病束手无策,认为是神降于人类的灾难。多认为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中国古代就有瘴疟、瘴毒之称,意大利语中的“污浊空气”(mal’aria),就成了疟疾的学名Malaria。
在中国,汉武帝征伐闽越时,“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在清末,繁华市镇云南思茅由于疟疾的流行,原本七八万人口的市镇,仅剩九百余人,成为“蛮烟瘴雨之乡”。
在外邦,煊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疟疾肆虐,城市笼罩在死亡阴云之下。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篇》活灵活现描写了人们对疟疾的恐惧。
17世纪,人类发现并提取金鸡纳树皮中的奎宁治疗疟疾,后来又合成氯喹控制症状,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在南美、亚洲蔓延并迅速波及整个非洲,很快人们对疟疾便无计可施。
看今朝虽然青蒿素“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了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可是目前,疟疾仍被WHO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全球有约32亿人(近一半全球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在非洲,疟疾每年要夺去将近5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的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疟疾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