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我没有一分钟白白度过
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我没有一分钟白白度过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14286.html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22min
今天是白求恩诞辰周年。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北部小镇格雷文赫斯特。年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因伤口感染,牺牲在抗日前线。白求恩是怎样的人?许多人会脱口而出那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确,白求恩曾是一个时代的英雄符号,是跨越国界、无私奉献的先进榜样,是出现在教科书里那个佝偻在手术台前的身影。但白求恩本人,远比意义更生动。1白求恩出生时,祖父是多伦多市的一名著名外科医生,父亲是长老会的牧师,母亲则是一名传教士。白求恩父母在父亲马尔科姆·白求恩的精心调教下,作为家中长子的白求恩,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的白求恩多才多艺,尤以音乐和美术才能见长,同时,他也对生物科学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在祖父的影响下,白求恩也立志学医。初中毕业后,他进入安大略省欧文桑德高级中学学医。在安大略省欧文桑德高级中学读书期间的白求恩当时的医学教育并不能满足白求恩的全部好奇心,因此他一面上课,一面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为了存够高等学府的学费,他当过伐木工、小学老师、轮船锅炉工、消防员、侍应生和记者,直到毕业后第三年,他才攒够了多伦多大学胸外科专业的学费。而这所学校,白求恩的爷爷老诺尔曼·白求恩也曾参与创建。年至年,在多伦多大学学医,因勤工俭学和参军两度中断学业当白求恩进入大学读书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毕业后,白求恩加入英国海军成为一名军医。年,白求恩从军队退役,并在英国医院谋到一份实习医生的工作。年2月9日退伍,进入医院实习年秋,33岁的白求恩到英国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会员考试,并在此邂逅22岁的英国姑娘弗朗西丝。白求恩对弗朗西丝一见钟情,考试一结束,两人就结伴赴西欧旅游,次年春天便结为夫妇。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一年后,夫妻俩来到美国底特律市,租了一所小公寓挂牌行医。在那时,白求恩就已经展现出医者仁心,他常说:“富人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但谁来照顾穷人呢?”他热情地为穷人诊治,却积劳成疾,染上了肺结核。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得了肺结核,就等于接到了死亡判决书。年8月13日,白求恩与弗朗西丝结婚身为医生的白求恩深知肺结核的传染性,他平静地向妻子提出离婚。弗朗西丝几次拒绝,最后,白求恩坚持,如果不离婚,他便不去疗养院治疗。弗朗西斯只得咬牙同意离婚。离婚后,白求恩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也激活了他的求生意志。凭借自己多年的医学经验,白求恩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直接在自己身上做临床试验。一年后,他真的痊愈出院了年12月10日,白求恩痊愈出院,与疗养院休养员、医护人员一起欢度元旦病愈后的白求恩,接受了加拿大蒙特利尔乐麦吉尔大学的邀请,前往当地任教。他明白自己当初是坚持离婚的,但时过境迁,他发现自己还怀恋着前妻。在火车上,他向妻子写信求和,不久,弗朗西丝也来到了蒙特利尔,两人复婚。这段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婚姻,却被白求恩的工作热情打败了。他时常沉迷在医学研究中,不仅无暇顾及生活,还会将一些人体器官带往家中。或许,这并不是弗朗西丝想要的生活,两人最终还是离婚了。此后,白求恩一直独身,终身没有子女。2家庭生活的不顺没有让白求恩消沉太久,他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在医学研究中。年,他发表《肺结核治疗宜趁早》论文,提出“肺结核的根源不是病灶,而是贫穷”。此时,北美正陷入经济大萧条,“贫穷”,这个“肺结核的根源”不但无法根除,反而越来越严重。4月,返回蒙特利尔医院外科主任年,他呼吁改变整个医疗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体系。他跑到蒙特利尔失业者协会的办公室,宣布免费为穷人治病。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他接触了共产主义者团体,并在年夏获得去苏联列宁格勒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的机会。在苏联,他看到了当地免费覆盖全员、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福利医疗体制,深受震撼。回国后,他将自己所理解的“苏联式医疗保障体系”整理成文,在加拿大发表宣传。白求恩在手术室工作白求恩组织了上百名志同道合的医务和社会工作者,组成“蒙特利尔人民保健会”,并在年7月发布“致魁北克省政府的宣言”,提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适用于全体工资劳动者的强制健保体系”,失业者则由政府提供义务医疗,并全免费用。这是加拿大有史以来,第一份系统性提倡全民医保的纲领性文件。此时,白求恩已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他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