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再探青蒿素不止疟疾,还能抗肿瘤

再探青蒿素不止疟疾,还能抗肿瘤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bdfyy/

前段时间,屠呦呦团队发现改善青蒿素耐药性方法的新闻轰动网络。大家对此都报以较大的兴趣,认为又是一项重大突破。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改进,能获得如此大的轰动?让我们重新对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的过程捋一遍,看看其中的秘密。

并且,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来看,青蒿素的药用价值远远不止疟疾,还具有能抗肿瘤等多种潜在用途。当本人看到这些报道时,总有一种感觉,认为国产明星分子作用有被夸大的嫌疑。下面介绍一些青蒿素的基本情况(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权当忆苦思甜,看看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是如何笃行实践的。现如今科研更多的有浮躁之气)。再探讨一下青蒿素的其它可能作用。

一、什么是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其为无色针状晶体,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年发现。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

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军和北越军队因疟疾病因死亡惨重。因此谁能拥有抗疟特效药,就可能左右战争的胜负。美国不惜血本,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也没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更没有能力研究,便向中国求助。当时北越军队常出没于山间丛林地区,而这一地区恶性疟疾流行猖獗,且对奎宁及氯喹等普遍具有耐药性。中国政府于年5月23日在北京成立5·23抗疟计划办公室,项目代号为""。

年,北京中药所加入“任务”,成为“中医中药专业组”。北京中药所指定化学研究室的屠呦呦担任组长。当时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民间验方,然后利用现代的有机溶剂分离药用部位并进行相应的药理筛选和临床验证,研究人员整理了多达种可能的中药。直至看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从而得到启发,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改用乙醚提取。由于乙醚的沸点低,所以提取青蒿素时不至于青蒿素分解失效。

年初抗疟有效单体从植物青蒿中分离得到,最后定名为青蒿素。青蒿素效果虽好,但在批量生产时相关药厂不愿意承担提取药品任务,使得项目组只好把实验室当成了生产车间,而由于乙醚易燃,还发生过由于操作人员不慎而引发大火。

由于计划时间进度紧张,为了尽早应用于临床,年5月计划部分相关研究人员(包括屠呦呦)用自身进行人体试验并获得通过。年,由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所借助国内仅有的几台大型仪器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年底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年由反常散射的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年5月,""计划结束。

三、发现青蒿素的成就

研究成果发表《化学学报》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一类新药证书

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之一称号

获得拉斯克奖

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了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

四、目前青蒿素还在哪些领域被研究

(1)青蒿素耐药性研究

“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世卫组织大力推广的一线抗疟疗法,是当前全球抗疟的最重要武器。一旦疟原虫普遍对其产生抗药性,后果将十分严重。

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近期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引发业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hl/19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